第1章樣品前處理1
11樣品前處理的最新技術及特點1
111樣品前處理技術簡介3
112固相微萃取技術3
113微波消解技術6
12樣品前處理方法的選擇標準9
13不同特性樣品前處理技術的應用9
131揮發性、半揮發性化合物9
132極性化合物和熱不穩定化合物10
133元素總量10
134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和有機金屬形態分析10
135半揮發和難揮發的固體和半固體樣品10
參考文獻11
第2章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法12
21方法原理12
211有機化合物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12
212無機化合物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13
213朗伯比耳吸收定律13
22儀器組成與結構14
23樣品制備14
24實驗15
實驗1紫外吸收光譜法鑒定苯甲酸、苯胺、苯酚及苯酚含量的測定15
實驗2甲基橙離解常數的測定17
實驗3胡椒堿的提取和含量的測定——分光光度法(GB/T 17528—1998)19
實驗4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水中硝酸鹽氮20
參考文獻23
第3章紅外吸收光譜法24
31方法原理24
311分子的振動與紅外吸收的產生24
312紅外光譜法的定性分析26
313紅外光譜法的定量分析27
314紅外光譜的譜圖解析27
315紅外光譜法的特點29
32儀器組成與結構29
33樣品制備31
331紅外光譜法對試樣的要求31
332制樣方法31
34實驗32
實驗1紅外光譜鑒定鄰苯二甲酸氫鉀和正丁醇32
實驗2未知化合物的結構鑒定34
實驗3傅里葉紅外光譜法測定丙二醇含量36
實驗4紅外漫反射測定復合維生素B片劑中維生素B2的含量37
實驗5紅外光譜法測定車用汽油中的苯含量(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標準ASTM D 4053—98)39
參考文獻45
第4章分子熒光光譜法47
41基本原理47
411熒光的產生47
412熒光激發光譜和熒光發射光譜47
413熒光的影響因素48
414熒光強度與溶液濃度的關系48
42儀器組成與結構48
43實驗49
實驗1分子熒光法定量測定維生素B2的含量49
實驗2熒光分析法鑒定和測量鄰羥基苯甲酸和間羥基苯甲酸52
實驗3奎寧的熒光特性探究及其含量的測定54
實驗4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總抗壞血酸的測定方法(GB/T 12392—90)56
參考文獻58
第5章原子發射光譜法59
51方法原理59
511原子光譜的產生59
512發射光譜分析的過程60
513原子發射光譜的定性分析60
514原子光譜定量分析61
515原子發射光譜法的優缺點62
516原子發射光譜與原子吸收光譜的比較62
52ICPAES的組成和結構63
521光源63
522進樣系統65
523分光系統67
524檢測系統67
53樣品制備68
531ICP樣品制備通則(國家標準)68
532制備ICP樣品對實驗器皿和試劑的要求70
54實驗70
實驗1發射光譜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70
實驗2ICPAES測定人發中微量銅、鉛、鋅73
實驗3ICPAES測定大氣顆粒物中的金屬元素74
實驗4ICPAES測定蜂蜜中鉀、磷、鐵、鈣、鋅、鋁、鈉、鎂等元素的含量
(GB/T 1893211—2002)76
參考文獻80
第6章原子吸收光譜法81
61方法原理81
62儀器組成與結構81
621光源81
622原子化系統82
623單色器84
624檢測系統84
63樣品制備及實驗條件選擇84
631樣品制備84
632實驗條件的選擇85
64實驗86
實驗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黃酒中的銅和隔的含量——標準加入法86
實驗2豆乳粉中鐵、銅、鈣的測定89
實驗3自來水中鈣和鎂的測定91
實驗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本書是為適應儀器分析實驗教學改革和學科內容快速發展的需要而編寫的。
本書內容包括樣品前處理、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法、紅外吸收光譜法、熒光分光光度法、原子發射光譜法、原子吸收光譜法、電位分析法、極譜分析法、氣相色譜法、液相色譜法、核磁共振波譜法和質譜法以及綜合與設計性實驗等內容,每個方法都選有一個國家標準或國際標準實驗,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習慣和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書中涉及的儀器大多為實際工作中廣泛應用的儀器,同時也對具有較大應用潛力的大型儀器進行了介紹。
實驗分為驗證性實驗、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3種類型。在保留經典實驗教材編排形式的基礎上,增加了每類方法的方法原理以及儀器的組成、結構、簡明操作規程等實用性內容,該教材不僅可與儀器分析理論教材配套使用,而且適應當前實驗課程單獨設課的需要。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化學及相關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亦可供相關領域的科研工作者、技術人員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