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分子GPS”技術:驅動免疫細胞精確打擊腦腫瘤的新篇章
2025年01月02日 14:32:37
來源:化工儀器網 點擊量:4719

“分子GPS”技術是一種基于活細胞的創新療法,它突破了傳統CAR-T癌癥治療面臨的遞送難題,可以精準到達病灶。
近年來,癌癥治療領域取得了眾多顯著進展,其中,“分子GPS”技術尤為引人注目。這項技術由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科學家們研發,能夠引領免疫細胞精確抵達大腦,有效消除腫瘤,同時保護周圍健康組織不受傷害。這一創新研究為癌癥治療開辟了全新路徑,為患者點燃了新的希望之光。
“分子GPS”技術是一種基于活細胞的創新療法,它突破了傳統CAR-T癌癥治療面臨的遞送難題。傳統治療中,免疫細胞難以精準到達病灶,導致療效受限,甚至可能引發副作用。而“分子GPS”技術憑借精準的定位能力,實現了免疫細胞的精確投放,顯著提升了治療效果。
該技術的核心在于其獨特的雙重識別策略。首先,它利用大腦特有的蛋白質“brevican”作為定位標記,確保免疫細胞能夠準確鎖定大腦位置。其次,該技術針對腦癌中常見的兩種特定蛋白質進行識別,只有當免疫細胞同時探測到這兩種信號時,才會被激活并展開攻擊。這種精確的識別機制不僅提高了治療的針對性,還有效避免了免疫細胞對非目標組織的誤傷。
在小鼠實驗中,“分子GPS”技術展現出了卓越的療效。經過特殊編程的免疫細胞能夠順利抵達小鼠大腦,摧毀正在發展的腫瘤。而未激活的細胞則保持靜默狀態,不會對非目標組織造成損害。進一步研究表明,在初次治療后的一段時間內,體內仍保留有足夠數量的功能性免疫細胞,能夠識別并消滅新出現的腫瘤細胞,顯示出該技術在防止腫瘤復發方面的持久效果。
此外,“分子GPS”技術還在神經系統疾病治療領域展現出巨大潛力。在多發性硬化癥的小鼠模型中,科學家們利用相同的“分子GPS”原理,設計了能夠輸送抗炎分子的工程化細胞。這些細胞成功抵達目標區域,顯著降低了大腦內的炎癥水平,為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策略。
隨著研究的持續推進,“分子GPS”技術正逐步邁向臨床試驗階段。科學家們計劃在不久的將來推進該技術的臨床試驗,以期將其應用于更多類型的癌癥和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中。這一技術的成功應用,將有望大幅提升癌癥和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效果,為患者帶來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8月6日,未來科學大獎獲獎人名單正式公布。2025-08-06 16:01:53
-
2025年,遼寧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發布項儀器采購意向,預算總金額46059.68萬元。2025-08-06 15:04:43
-
8部門近日聯合印發《機械工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030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2025-08-06 14:11:37
-
日前,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江蘇省科學技術廳、浙江省科學技術廳、安徽省科學技術廳共同發布《關于開展2025年度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2025-08-06 10:38:56
-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上海市支持企業加強基礎研究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措施》,面向上海重點產業、未來產業發展,提升企業基礎研究和...2025-08-05 15:36:03
-
鋁-20基態通過級聯的質子-雙質子發射的兩步過程進行衰變。首先,基態鋁-20會發射一個質子,衰變為中間態鎂-19,隨后鎂-19基態...2025-08-05 13:33:21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