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CD14與脂多糖的結合域位于CD14N端的151個氨基酸上,因為含有該序列氨基酸修剪(truncation)的CD14足以引起完-全的生物學反應,之后研究者進一步發現,N端的65個氨基酸是CD14結合脂多糖及信號傳遞的關鍵區域。為了更精確定位CD14分子的結合位點,研究者采用基因突變等方法,使個別氨基酸的密碼子發生變異。
Stelter等在N端的152氨基酸區域內用丙氨酸取代而獲得一系列的CD14突變體,23種突變體蛋白質中有21種能穩定地表達在轉染的CHO細胞表面,其中20種在血漿中對LBP以依賴性的方式結合脂多糖,只有一種突變體(Ala39-Ala41,Ala43,Ala44)CD14不能與脂多糖或大腸桿菌發生特異性的相互作用,也不能引發由脂多糖啟動的NF-eB的核移位,且這種突變體的CD14不與CD14單克隆抗體My4發生反應???/span>CD14單克隆抗體My4具有廣泛的種屬間交叉反應性,與人、牛、豬、兔及豚鼠的單核細胞的CD14均能反應,說明My4只能夠識別CD14中非常保守的表位。
上述結果顯示,N端39~44殘基是人類CD14與脂多糖結合位點的最基本部分。Shapiro等在CD14分子的N端合成有5個氨基酸相互重疊,長度為15個氨基酸的多肽,其中包括含上述區域氨基酸的15肽能夠抑制脂多糖與sCD14的結合。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