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查前準備
(一)資料收集
查閱煙囪的設計圖紙、施工記錄、以往檢修報告等資料,了解煙囪的結構形式、材料、高度、基礎情況以及過往存在的問題,為檢查檢修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二)工具與設備準備
常規工具:準備望遠鏡、錘子、扳手、螺絲刀、卷尺、水平儀等工具,用于觀察、敲擊檢查、測量尺寸等操作。
檢測設備:配備超聲波測厚儀、磁粉探傷儀、紅外熱像儀等專業檢測設備,對煙囪的壁厚、金屬內部缺陷、表面溫度等進行檢測。
安全防護設備:為檢查人員配備安全帶、安全帽、防滑鞋、防護手套等安全防護用品,確保檢查過程中的安全。
(三)人員組織與培訓
組建專業的檢查檢修隊伍,包括結構工程師、技術人員、檢修工人等,明確各人員的職責和分工。
對檢查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和技術交底,使其熟悉檢查檢修流程、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項。
二、外部檢查方法
(一)目視檢查
整體外觀:觀察煙囪的整體外觀,檢查是否有傾斜、變形、裂縫、鼓包等異常情況。可通過測量煙囪頂部與底部的相對位移來判斷其傾斜程度。
表面損傷:檢查煙囪表面是否有腐蝕、剝落、磨損等現象。對于混凝土煙囪,要注意觀察混凝土是否有碳化、蜂窩、麻面等問題;對于金屬煙囪,要檢查金屬表面是否有銹蝕、劃痕等情況。
附屬設施:檢查煙囪上的平臺、爬梯、避雷針、航標燈等附屬設施是否完好,連接是否牢固,有無松動、損壞、銹蝕等現象。
檢查方法:使用望遠鏡對煙囪高處部位進行觀察,對于較低部位可直接目視檢查。必要時,可安排人員登上煙囪進行近距離檢查。
(二)敲擊檢查
1.檢查內容:主要針對金屬煙囪和混凝土煙囪表面,通過敲擊聲音判斷內部是否存在空鼓、脫層等缺陷。
2.檢查方法:使用錘子輕輕敲擊煙囪表面,根據敲擊聲音判斷內部情況。正常情況下,敲擊聲應清脆、堅實;若聲音沉悶、空洞,則可能存在內部缺陷。
(三)儀器檢測
1.超聲波測厚儀檢測
檢查內容:測量煙囪壁厚,了解金屬煙囪的腐蝕程度和混凝土煙囪的內部損傷情況。
檢查方法:將超聲波測厚儀的探頭緊貼在煙囪表面,儀器會顯示測量部位的壁厚值。可在煙囪的不同高度、不同方位進行多點測量,以全面掌握壁厚變化情況。
2.磁粉探傷儀檢測
檢查內容:用于檢測金屬煙囪表面和近表面的裂紋等缺陷。
檢查方法:在被檢測部位表面施加磁粉,然后使用磁粉探傷儀進行磁化,若存在裂紋等缺陷,磁粉會在缺陷處聚集,形成明顯的磁痕,從而判斷缺陷的位置和大小。
3.紅外熱像儀檢測
檢查內容:檢測煙囪表面的溫度分布情況,判斷是否存在局部過熱、保溫層損壞等問題。
檢查方法:使用紅外熱像儀對煙囪表面進行掃描,儀器會生成溫度分布圖像,通過分析圖像可發現溫度異常區域,進一步排查問題。
三、檢修方法
(一)表面修復
1.混凝土煙囪表面修復
清理:對于混凝土表面的腐蝕產物、剝落層等,使用鏟子、鋼絲刷等工具進行清理,直至露出堅實的混凝土基層。
修補:根據缺陷情況,選擇合適的修補材料進行修補。修補時要確保修補材料與基層充分粘結,表面平整光滑。
2.金屬煙囪表面修復
除銹:采用機械除銹或化學除銹的方法,去除金屬表面的銹蝕和污垢,露出金屬光澤。
防腐處理:根據金屬煙囪的使用環境和防腐要求,選擇合適的防腐涂料進行涂裝。一般采用多道涂裝的方式,確保涂層厚度達到規定要求,提高防腐性能。
(二)結構加固
裂縫修補:對于寬度較小的裂縫,可采用壓力灌漿的方法進行修補。將灌漿材料通過壓力設備注入裂縫中,使其充滿裂縫并固化,提高結構的整體性。對于寬度較大的裂縫,可先在裂縫兩側開鑿“V”形槽,然后用修補材料進行填充和抹平,必要時可在裂縫處粘貼碳纖維布或鋼板進行加固。
傾斜矯正:若煙囪傾斜程度較小,可通過在基礎底部設置頂升裝置或施加反向拉力的方法進行矯正。若傾斜程度較大,需要進行詳細的結構分析和計算,制定專門的矯正方案,可能涉及基礎加固、上部結構調整等復雜措施。
(三)附屬設施檢修
平臺與爬梯檢修:檢查平臺和爬梯的連接部位是否松動,若有松動應及時緊固螺栓或焊接加固。對于銹蝕嚴重的平臺和爬梯,應進行除銹和防腐處理,必要時更換損壞的部件。
避雷針與航標燈檢修:檢查避雷針的接地電阻是否符合要求,若不符合應進行整改,確保避雷針的防雷效果。檢查航標燈的燈光是否正常、電池是否充足,如有故障應及時維修或更換,保證航標燈的正常運行。
四、檢查檢修記錄與報告
檢查記錄:在檢查檢修過程中,應詳細記錄檢查的部位、發現的問題、檢測數據、檢修措施等信息,為后續的分析和總結提供依據。
檢修報告:檢查檢修工作完成后,應編寫檢修報告,內容包括煙囪的基本情況、檢查方法與結果、發現的問題及分析、檢修措施與效果、結論與建議等。檢修報告應客觀、準確、全面地反映煙囪的外部狀況和檢修工作情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