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信帆:運動可以預防心臟病是真的
美國心臟病協會《循環》雜志發表文章說,人到了65歲以后,如果能夠保持或者加強身體活動,能提高心臟的性能,降低得心臟病的風險。
研究人員在過去五年的心臟監測記錄里發現,那些走得多而快的人愿意花費更多的時間鍛煉身體,他們的心臟跳動得更有規律,心臟的心率變異性比那些活動少的人更大。
心率變異性是指每天每次心臟搏動的間隔時間的差異性。心率變異性(HRV)是反映自主神經系統活性和定量評估心臟交感神經與迷走神經張力及其平衡性,從而判斷其對心血管疾病的病情及預防,是預測心臟性猝死和心律失常性事件的一個有價值的指標。致命性的心律失常與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增加、迷走神經的興奮性減少有關,自主神經系統活動的量化可以通過心率變化的程度表現出來。心率變異性(HRV)代表了這樣一種量化標測,即通過測量連續正常R-R間期變化的變異性來反映心率變化程度、規律,從而用以判斷其對心血管活動的影響。HRV降低為交感神經張力增高,可降低室顫閾,屬不利因素;HRV升高為副交感神經張力增高,提高室顫閾,屬保護因素。大多數人認為SDNN、SDANN、SDNNIndex等時域指標小于50ms,為HRV顯著減低,病死率大大增高。
“別小看那些細微的差異,它們受到心臟和管理著心臟的神經系統的影響。”路易薩·索瑞斯-米蘭達博士說。她是該項目論文的作者,也是波士頓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這個系統的早期畸形會在心率變異性上表現出來,其變化預示著心臟病及死亡的風險。”
研究人員評估了985位成人的24小時監測記錄(平均年齡是71歲),這些老人參加了一個基于社區開展的心血管健康研究項目,這個項目研究的是65歲以上老年人的心臟病風險因素。
他們通過研究發現了這樣一個規律:參與更多體育鍛煉的人的心臟變異性更好。那些散步距離大或者持續五年都堅持步行的參與者,比那些走得少又不持續鍛煉的人的心臟差異性更好。
“因此,一定要進行體育鍛煉,不能一點都不鍛煉,堅持運動或者增大體育活動的強度,能讓你在老年時受益。”索瑞斯·米蘭達博士說。“我們的研究結果也表明,體育運動減少的時候,心臟就會受到影響。”
研究人員對身體活動強度zui大和zui低的人的身體狀況做了對比,發現活動多的人能減少11%的患心臟病或者心臟猝死的風險。
“所以,如果你經常鍛煉,并且感到舒服的話,就不要因為年紀大了而停止活動。多走一個小時或者走快點,都對心臟有好處。”索瑞斯·米蘭達說,“還有,即使你原先不喜歡體育活動,現在開始鍛煉也不遲。”
信帆生物代理銷售ELISA試劑盒,放免代測服務,PCR試劑盒,生化試劑等,咨詢!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