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LZ安全繼電器原理工作:一般由鐵芯、線圈、銜鐵、觸點簧片等組成的。只要在線圈兩端加上一定的電壓,線圈中就會流過一定的電流,從而產生電磁效應,銜鐵就會在電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彈簧的拉力吸向鐵芯,從而帶動銜鐵的動觸點與靜觸點(常開觸點)吸合。
當線圈斷電后,電磁的吸力也隨之消失,銜鐵就會在彈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來的位置,使動觸點與原來的靜觸點(常閉觸點)吸合。這樣吸合、釋放,從而達到了在電路中的導通、切斷的目的。對于繼電器的“常開、常閉”觸點,可以這樣來區分:繼電器線圈未通電時處于斷開狀態的靜觸點,稱為“常開觸點”;處于接通狀態的靜觸點稱為“常閉觸點”。
PILZ皮爾茲安全繼電器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隔離作用;二是增加輔助接點。在實際應用中增加接點比較少,因為現在的接觸器可以另加很多對輔助接點,而且動作也可靠,所以沒有必要在一般控制日路中增加輔助繼電器。而隔離作用在目前的控制中用得是比較多的。筆者以為主要有兩個方面的隔離:一是將一個控制回路分隔為兩個甚至更多的相對獨立的回路;二是將強電量的模擬信號通過中間繼電器轉化為開關量侑源或無源)。這里強調的不是這些繼電器的作用,而是要通過工程實例,對中間繼電器應用中的技術問題做出分析及提出解決的對策。
2、PILZ皮爾茲安全繼電器工作原理:PILZ皮爾茲安全繼電器的工作原理是將一個輸入信號變成一個或多個輸出信號的電子元件。它的輸入信號為線圈的通電或斷電。它的輸出是觸頭的動作(所帶常開點閉合,常閉點打開),它的觸點接在其他控制回路中,通過觸點的變化導致控制回路發生變化(例如導通或截止),從而實現既定的控制或保護的目的。在此過程中,繼電器主要起了傳遞信號的作用。
PILZ繼電器工作原理是一種利用電磁原理或機械原理實現延時控制的控制電器。它的種類很多,有空氣阻尼型、電動型和電子型等。
在交流電路中常采用空氣阻尼型時間繼電器,它是利用空氣通過小孔節流的原理來獲得延時動作的。它由電磁系統、延時機構和觸點三部分組成。
PILZ安全繼電器原理工作;時間繼電器可分為通電延時型和斷電延時型兩種類型。
功能描述PNOZX3P為您提供一個安全趨向型的電路切斷。A1、A2接通電源后,power燈點亮;當s13-s14閉合(自動復位用法)或者s33-s34端子接線的復位觸點被打開并再次閉合后(手動復位用法),PNOZX3P就處于備妥狀態。——輸入電路閉合(例如:急停按鈕沒有被按下時):k1、k2繼電器得電吸合并自保----CH1,CH2狀態指示燈點亮-----安全觸點(13-14/23-24/33-34)閉合---輔助觸點(41-42)打開。——輸入電路斷開后(例如:急停按鈕按下時):k1、k2繼電器釋放----CH1,CH2狀態指示燈熄滅-----安全觸點(13-14/23-24/33-34)打開---輔助觸點(41-42)閉合。晶體管輸出——果K1、K2吸合,晶體管Y32將導通輸出。當K1、K2失電釋放,Y32將關斷—狀態復位。操作模式——單通道操作:輸入接線按照VDE0113-1及EN60204-1標準執行,輸入電路中回路冗余輸入。
接地故障將會在急停回路中被檢測。——雙通道操作:輸入回路中存在冗余重復輸入。急停回路中的接地故障及急停按鈕相鄰成對觸點間的短路故障都將被檢測。——自動復位:當輸入回路閉合時裝置立即被激活。——帶監視的手動復位:裝置僅在此種情況下被激活---在輸入回路閉合前復位回路須斷開,并且在輸入回路閉合且延時時間到以后復位回路再次閉合。這樣可以消除因復位按鈕越控(指早于輸入回路閉合,若此時輸入回路閉合后立即斷開,會發生自動復位,如果此時輸入回路又再次閉合,則會發生安全繼電器反復通斷,會產生不可預料的后果。筆者認為類似于電力二次回路的防跳)而觸發自動復位的可能。——通過擴展連接接觸器或繼電器可以增加可用觸點的數目。
PILZ皮爾茲
Pilz是一個有著60年歷史的家族型企業。在幾代人的時間里,Pilz家族和公司員工共同追求在每個解決方案中向客戶提供附加值的理念。
德國PILZ緊湊型的安全繼電器是用于電動機或其它電氣設備、電氣線路的過載保護的保護電器。電動機在實際運行中,如拖動生產機械進行工作過程中,若機械出現不正常的情況或電路異常使電動機遇到過載,則電動機轉速下降、繞組中的電流將增大,使電動機的繞組溫度升高。若過載電流不大且過載的時間較短,電動機繞組不超過允許溫升,這種過載是允許的。但若過載時間長,過載電流大,電動機繞組的溫升就會超過允許值,使電動機繞組老化,縮短電動機的使用壽命,嚴重時甚至會使電動機繞組燒毀。所以,這種過載是電動機不能承受的。PILZ安全繼電器原理工作;熱繼電器就是利用電流的熱效應原理,在出現電動機不能承受的過載時切斷電動機電路,為電動機提供過載保護的保護電器。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