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虛假檢測報告將面臨十萬元重罰 新規強化檢驗檢測行業責任
2025年03月27日 09:20:15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宋池 點擊量:6140

市場監管總局修訂《檢驗檢測機構監督管理辦法》,對出具虛假檢測報告的行為,罰款上限提高至十萬元。市場監管總局將強化監管,確保新規落地,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近日,修訂后的《檢驗檢測機構監督管理辦法》正式發布,為檢驗檢測行業敲響了警鐘。此次修訂聚焦行業痛點,旨在嚴厲打擊檢驗檢測造假行為,維護市場秩序,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當前,檢驗檢測行業存在造假成本低、從業人員責任虛化等突出問題。一些檢驗檢測機構為追求利益,不惜出具虛假或不實報告,嚴重擾亂市場秩序,威脅公共安全。此次修訂直面這些問題,加大懲處力度,明確各方責任,規范從業人員行為,壓實機構主體責任。
新辦法對出具虛假檢驗檢測報告的行為大幅提高罰款上限。未經檢測出報告、替檢漏檢、篡改數據、偽造結果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罰款上限提高至十萬元。違反強制性標準致使檢測報告數據、結果錯誤的行為,最高可處以五萬元罰款。這顯著提升了故意違法成本,彰顯了執法力度。
同時,對于輕微違法行為,采用說服教育、提醒敦促、約談糾正等非強制性手段處理,體現了執法溫度,實現了剛柔并濟的監管模式。
市場監管總局表示,將督促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落實新辦法,確保新規落地見效。同時,深入開展跟蹤調查評估,適時全面修訂完善辦法,進一步強化從業機構的合規經營義務和主體責任。
檢驗檢測是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食品、藥品、環境等關鍵領域發揮著質量保障的作用。其真實性與準確性直接關系到公共安全與市場信心。新規通過強化合規義務,推動檢測行業從“重速度”向“重質量”轉型,為高質量發展筑牢技術支撐。
隨著監管體系的持續完善,檢驗檢測行業有望迎來新一輪洗牌。那些靠低價競爭、虛假報告生存的機構將被逐步淘汰,而真正具備技術實力、恪守質量底線的機構將獲得更大發展空間。
素材來源:市場監管總局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局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支持新型工業化的...2025-08-07 10:41:49
-
近日,2025年度北京市數字教育研究課題的申報、立項評審等工作完成,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發布《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公布2025年度北京...2025-08-07 09:57:49
-
8月6日,未來科學大獎獲獎人名單正式公布。2025-08-06 16:01:53
-
2025年,遼寧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發布項儀器采購意向,預算總金額46059.68萬元。2025-08-06 15:04:43
-
8部門近日聯合印發《機械工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030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2025-08-06 14:11:37
-
日前,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江蘇省科學技術廳、浙江省科學技術廳、安徽省科學技術廳共同發布《關于開展2025年度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2025-08-06 10:38:56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