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科研團隊在產業廢棄物資源增效減碳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2025年06月13日 10:59:43
來源:化工儀器網 點擊量:4418

近日,山西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研究所程芳琴教授團隊與清華大學魯璽教授聯合在產業廢棄物資源增效減碳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工農業生產效率不斷提高,各行業所產生的廢棄物也日益增多,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因此,加強這些廢棄物的循環利用不僅是完善廢棄物管理體系的重要內容,也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近日,山西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研究所程芳琴教授團隊與清華大學魯璽教授聯合在產業廢棄物資源增效減碳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Synergistic gas-slag scheme to mitigate CO2 emissions from the steel industry”為題發表于Nature Sustainability(影響因子:26.2)。
工業廢棄資源循環利用是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鋼鐵-焦化產業貢獻了全球工業碳排放量的30%,其伴生的高溫熔渣(1600°C)與工藝尾氣(含CO/H?/CH?)蘊含大量熱能與碳氫資源,物質-能量協同減碳潛力尚未充分開發。
針對這一問題,研究團隊建立了“化工-環境-經濟”融合的動態混合評估模型,構建覆蓋全國361家鋼鐵廠、331家焦化廠、1531家水泥廠的點源數據集及空間匹配模型,系統研究了焦爐煤氣-廢渣協同減碳效益,闡明了當前產業布局與資源約束下,煤-焦-冶-建-化產業鏈共生的脫碳潛力。
該研究構建了以吸附重整技術鏈接“渣熱回收-吸附重整-高爐噴吹-建材利用”全流程的能-質循環技術體系,通過氣-渣組分協同調控與能質耦合,突破傳統氣/渣單一循環模式瓶頸,將碳減排潛力由15%-28%提升至48%,固廢利用率由30%提高到65%。基于此研究框架,評估我國煤-焦-冶-建-化產業共生潛力,碳減排潛力可達63%-92%。在現有產業布局和資源潛量約束下,氣-渣協同循環技術適配煤基產業集聚區,實現資源增效減碳。
山西煤炭資源儲量大、分布廣,是我國重要的煤炭工業生產基地。在“雙碳”目標和能源清潔化轉型背景下,調整能源供應體系,形成多元化清潔能源供應體系是大勢所趨。
據了解,山西全省目前累計建成118座智能化煤礦,布局30座綠色開采試點煤礦,先進產能占比81%。有序布局大容量、高參數、低能耗煤電機組,6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占“半壁江山”。而此次科研團隊在產業廢棄物資源增效減碳方面取得的重要進展,無疑為山西煤炭工業綠色轉型增添了強勁動力。
素材來源:山西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研究所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根據《柳葉刀》雜志月初公布的研究報告,塑料污染正對人類健康構成“日益嚴峻卻未獲足夠重視的威脅”,每年造成的健康相關經濟損失不低于1...2025-08-06 15:10:09
-
近日,生態環境部組織編制了《玻璃工業大氣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等2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意見稿,現公開征求意見,截止至2...2025-07-31 11:06:04
-
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團隊利用高分辨率衛星遙感技術,開發了一種量化垃圾填埋場甲烷排放的新方法,并精確測量了全球垃圾...2025-07-30 16:56:30
-
由中鹽集團與清華大學等單位合作的“大規模鹽穴儲氫”主體工程在江蘇常州正式開工建設,填補了我國大規模鹽穴儲氫領域的空白,同時將為破解...2025-07-28 15:17:06
-
環境監測儀器、醫療儀器等行業利潤大幅增長!裝備制造業支撐作用顯著
“兩新”政策帶動效果持續顯現。6月份,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制造實現行業利潤同比增長12.1%、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制造同比增長22....2025-07-28 10:54:59 -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發布《2025年度國家工業節能降碳診斷服務任務清單的通知》。2025-07-23 15:03:03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