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光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文章展示
當前位置:光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文章展示
2024
09-13竇樂天團隊Nature:鈣鈦礦超晶格新型聚集體兼具單分子/聚集體優勢
分子間距是決定有機物質光電性能的關鍵因素。傳統有機發光分子通常以聚集體形式存在或作為單個分子分散在外部基質中。近幾十年來,這些分子在發光二極管、激光器和量子技術等多種應用中引起了廣泛的研究興趣。然而,對于這些分子在聚集和分散狀態之間的行為特性仍存在認知空白。最新一期Nature由普渡大學竇樂天團隊提出了一種在二維混合鈣鈦礦超晶格中形成的新型分子聚集相,其分子間距接近平衡距離,並將其命名為類單分子聚集體(SMA)。通過構建二維超晶格,有機發射體被維持在相對接近的位置,驚訝的發現,它們在電子上仍然保2024
09-04中科院宋延林團隊:雙面ST-PSCs相位均勻性達到了13.97%ηeq
前言如何在不犧牲半透明特性的前提下,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和穩定性,一直是一項重要的挑戰。傳統的解決方案主要集中在通過添加功能性障礙層來改善鈣鈦礦晶界的穩定性,但這往往不足以解決所有問題。因此,探索新的策略來提升半透明太陽能電池的性能,推動鈣鈦礦光伏技術在降低建筑能耗方面的應用至關重要。中國科學院宋延林研究員和鄭州大學馬俊杰教授、張懿強教授團隊在AdvancedEnergyMaterials(26thAug.2024_DOI:10.1002/aenm.202402595)期刊發表了一種通過應變工程2024
09-022024
08-272024
08-22Nat. Energy. 8月必讀 Sargent團隊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PCE效率28.8%
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因其迅速提升的功率轉換效率(PCE)及潛在突破單結電池極限的能力而備受關注。然而,盡管取得了顯著進展,其耐用性仍需提升。當前先進的反轉p-i-n結構電池在退火后常出現缺陷,導致鈣鈦礦/電子傳輸層界面的高表面復合,尤其在混合錫鉛電池中,表面Sn2+氧化引發的深陷阱狀態進一步增加了復合和不穩定性,限制了電池的穩定運行。美國西北大學EdwardH.Sargent團隊于8月號NatureEnergy發表針對提升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的性能與穩定性的研究中,提出了重要的解決方案。研究2024
08-202024
08-072024
07-312024
07-312024
07-302024
07-292024
07-22全紋理鈣鈦礦-晶硅疊層太陽能電池與全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改善制程提升效率
近年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因其高效、低成本、易制備等特點,成為下一代光伏技術。為了推動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進一步發展,來自中國香港的科研團隊持續發力,在國際頂尖期刊Joule上接連發表兩篇重要研究成果。這兩篇研究展現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的未來潛力,并為解決目前面臨的挑戰提供了新的思路。【香港城市大學和南昌大學聯合團隊:突破性研究打造高效率、穩定、全紋理鈣鈦礦-晶硅疊層太陽能電池】第一項研究成果發表在2024年7月的Joule期刊上,由香港理工大學AlexK.-Y.Jen教授和南昌大學姚凱2024
07-17Sargent團隊Nature三連擊 二維材料突破鈣鈦礦電池穩定性瓶頸
近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在線發表了一項關于鈣鈦礦太陽電池的重要研究成果。美國西北大學博士后研究員劉成、楊熠、陳昊、IoannisSpanopoulos、AbdulazizS.R.Bati為共同第一作者。美國西北大學鄭丁、TobinJ.Marks、AntonioFacchetti、EdwardH.Sargent、MercouriG.Kanatzidis為共同通訊作者等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在提高鈣鈦礦太陽電池穩定性和效率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該研究題為"Two-dimensionalPe2024
07-152024
07-15揮發性油墨助力全印刷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模塊化制備:開辟規模化應用新路徑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因其效率高、成本低、可制備成柔性器件等優勢,近年來在光伏領域異軍突起,成為下一代太陽能電池技術的重要候選者。然而,鈣鈦礦薄膜的制備工藝仍面臨諸多挑戰,特別是大面積器件的制備和模塊化生產。傳統方法通常需要使用反溶劑,這不僅會增加制備成本,還會影響器件的穩定性。因此,開發無需反溶劑的印刷技術,以及適用于大面積制備的鈣鈦礦油墨,是實現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規模化應用的關鍵。【全印刷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邁向規模化應用的橋梁】全印刷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是指利用印刷技術制備所有的器件組2024
07-15Nature焦點. 英國牛津Henry J. Snaith 與港城大 “水活化動力鈍化技術”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近年來發展迅猛,已成為最有潛力的下一代光伏技術之一。然而,鈣鈦礦材料的穩定性和制備工藝仍存在一些挑戰,阻礙著PSC的大規模應用。提高鈣鈦礦電池效率和穩定性的一個重要方法是缺陷鈍化,以減少缺陷態和陷阱態,提高電荷載流子傳輸效率。在最近發表在《Nature》期刊的一項重要研究中,由香港城市大學馮憲平教授和英國牛津大學HenryJ.Snaith教授共同領導的團隊,發展出了一種具有突破性的水活化動力鈍化策略,為高效且穩定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的實現鋪平了道路。【水活化動力鈍化2024
07-112024
07-02港城市Alex Jen團隊反式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缺陷鈍化策略:從材料到器件模塊化
反式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其(p-i-n結構)是一種特殊結構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其結構通常包含以下幾層:基底:通常為導電玻璃,如FTO或ITO;電子傳輸層(ETL),常用材料如二氧化鈦(TiO2)或PCBM,作用是傳輸電子;鈣鈦礦活性層,光吸收和電子-空穴對生成的主要區域,通過優化鈣鈦礦材料,可以提高電池的效率;空穴傳輸層(HTL);及頂電極:通常為金屬,如金或銀,用于收集電流。因其低滯后效應、成本效益和適合串聯應用等優勢而備受關注。然而,鈣鈦礦材料的溶液制備過程和較低的形成能使得在鈣鈦礦2024
07-012024
06-27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