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用電數據碳透視圖建成 我國向“雙碳”目標繼續邁進
2021年07月26日 09:33:07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江魚 點擊量:6951

近日,青海響應“雙碳”政策,建成國內首個用電數據碳透視圖,并首次向社會發布《基于電力高頻數據碳排放監測報告》,實現對青海企業、居民的用電碳排放量監測、分析,為用電碳排放量準確“畫像”。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工業革命以來,各行業新技術大量涌現,但發展過快帶來的環境生態問題也隨之而來。生物多樣性減少、淡水資源緊缺、全球變暖,臭氧層破碎等層出不窮。
如今,我國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交互點上,想要走好經濟之路,先要走好生態之路、綠色之路。恰逢“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出更高要求,基于謀全局、謀長遠、謀根本的考量,“碳達峰”“碳中和”的理念被反復提及。
近日,青海響應“雙碳”政策,建成用電數據碳透視圖,并向社會發布《基于電力高頻數據碳排放監測報告》,實現對青海企業、居民的用電碳排放量監測、分析,為用電碳排放量準確“畫像”。
一張圖摸清用電碳排放量
青海省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也是西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生態資源優勢顯著。清潔能源聚集地意味著要減少碳排放量,保證生態、清潔能源的潔凈性。在此背景下,電數據碳透視圖可謂生態之路的“神器”。
節能減排降碳意味著要摸清每個區域的碳排放情況。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該透視圖利用高頻數據碳排放智能監測分析平臺,對碳排放日頻度進行監測分析。數據圖以折線圖、堆積圖、熱力圖、氣泡圖等形式呈現,分析內容涵蓋包括青海8個地市,包含工業、交通、餐飲等7大產業,覆蓋煉鋼、鉀肥、水泥等5大重點行業,還同步實現對全省52個區縣160萬用電客戶碳排放結構測算及分析。
該項監測提供碳排放情況動態全景圖像,詳細分析城市各個區域碳排放情況,進而直觀了解城市總體減碳情況,打開了從能源數據看“雙碳”目標的新視角,為制定科學合理的碳減排計劃提供依據。
一張圖走好生態之路、綠色之路
電力系統作為能源生產和消費的中樞環節,在“雙碳”目標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高效監測電力數據以及各生產、消費環節的碳排放,可以為政府、企業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
用電數據碳透視圖采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技術,匯集用電數據,特別是企業、居民用戶關鍵能耗等數據,構建青海省碳排放模型,實現對全省全口徑碳排放的在線監測和智能分析。此外,用電數據碳透視圖突出優勢是“導航”。透視圖可以根據區域碳排放量,規劃區域產業,提升區域的創新度和容納度,側面帶動新能源消費水平,走出生態帶動經濟的道路。
該透視圖覆實時性強、覆蓋面廣、準確性高,實現碳排放“全景看、一網控”,精準“導航”全省碳減排,助力生態修復與經濟協調共同發展。
技術助力生態,綠色道路先行。未來,大數據分析、監測系統會進一步加強,建立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發揮平臺優化配置作用,促進能源供給清潔化、低碳化,能源消費高效化、電氣化,有力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如期實現,助推綠色發展。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日,財政部集中下達2025年環境治理相關資金預算,總預算高達262.8億元。2025-07-10 15:11:36
-
近日,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就“實驗室監測能力提升項目-實驗室監測設備”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476.49萬元。2025-07-08 10:28:44
-
7月4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2025年計量器具(硫化氫氣體檢測儀)型式批準一致性驗證監督抽查細則。本細則適用于北京市檢測作業...2025-07-07 14:41:13
-
預算211.5萬元 廣東省韶關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采購大氣監測儀器
近日,廣東省韶關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委托廣東至衡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組織公開招標,采購便攜式噪聲監測儀、便攜式O3檢測儀等大氣監測儀器,...2025-06-30 11:22:22 -
近日,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組織開展2025年度檢驗檢測機構監督抽查工作,計劃檢查100家,涵蓋生態環境監測、食品檢驗、成品油檢...2025-06-27 13:37:40
-
近日,浙江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省自然資源廳、省水利廳等7部門發布《浙江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2024年)》,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總體保持高位...2025-06-24 14:19:50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