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工信部:攻克化工新材料技術短板 推動高端制造業更上一層樓
2021年09月08日 14:41:44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江魚 點擊量:8980

近日,工信部對全國政協委員的提案作出回復,將研究發布《制造業知識產權強國實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該方案意在不斷增強我國化工材料的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化工材料的技術水平,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化工儀器網 政策法規】 我國制造業從20世紀70年代第一次轉型發展至今,搖身一變成為制造業大國。2021年8月,我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達50.1%。然而等高端制造業仍面臨著技術不夠、創新不夠,前行困難等多個難題。如何發展高端制造業是當前我國制造業面臨的一大考驗。在制造業中,化工材料是不可或缺的利器,更是高端制造業的鎧甲。
近日,工信部對全國政協委員的提案作出回復,將研究發布《制造業知識產權強國實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該方案意在不斷增強我國化工材料的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化工材料的技術水平,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四大方面入手 補齊化工材料短板
技術是行業的動力之源,只有播種技術,才能收獲成功之花,結出勝利之果。工信部回復中提出從攻克一批短板技術、搶占一批制高點技術、建設一批高水平創新平臺、營造有利創新的發展環境四方面入手。
攻克短板技術即梳理總結化工材料的弱項,制定重點強鏈補鏈方案,聚焦基礎材料和先進基礎工藝,突破新材料關鍵技術,打造并完善新材料產業鏈。
早在“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中,科技部在材料領域部署了多個關鍵化工材料制造任務。如今,搶占一批制高點技術即科技部將啟動材料領域多個重點專項,繼續推進化工新材料深入研究、技術創新,統籌技術創新力量多方投入。
技術集成化,建立高水平創新平臺是順勢之舉。發改委持續布局以科研院所、高校和技術企業為基礎的化工材料創新示范平臺,提高引導聯合創新,夯實產業短板領域技術基礎,促進創新成果落地轉化。
此外,工信部積極部署創新成果產業化和工業信息化領域知識產權,營造人才創新環境,構建制造業領域創新成果產業化工作體系,營造有利于創新發展的新環境。
化工新材料技術受限 高端制造業挑戰頗多
化工新材料是指具備的優異性能或特殊功能的新型材料。與傳統材料相比,化工新材料具有性能優異、技術含量高、質量輕、附加值高、功能性強等特點,是新材料產業和高端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邁入二十一世紀,我國化工材料持續研發并取得一定進展,包括碳纖維復合材料、氟碳防腐涂料、多晶硅材料等化工新材料接連問世,廣泛用于航空航天、軌道交通、國防軍工、新能源汽車等高端制造業中。
從“十一五”到“十三五”,化工新材料在產業規模和工藝技術上取得長足進步。產能擴張速度不減,化工新材料企業增加值逐年增長。如今,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1年1-4月份全國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大幅增長17.6%,全國共有53個化工新材料項目環評公告發布,主要包含高性能樹脂、可降解塑料、高性能纖維、聚氨酯等項目類型。“碳中和”等因素作用下,化學新材料及化學制品市場發展強勁。
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我國化工新材料仍面臨多重挑戰,尤其與國外化工新材料相比,差距較大。據工信部對130多種關鍵基礎材料的調研結果顯示,國內32%的關鍵材料仍為空白,52%依舊依賴進口。目前化工新材料研發仍以仿制為主,缺乏研發優勢和研發成果的實用化開發力度。技術壁壘高,資金投入量大成為許多化工新材料蛻變的難題,產業化規模、產品質量等相比國外差距較大。
作為高端制造業的骨肉,化工新材料勁力不足,制造業隨之難以構建系統發展。
站在產業風口 有望更上一層樓
新材料是中國新興戰略產業和“中國制造2025”重點發展領域之一。2021年5月《化工新材料產業“十四五”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其指出“十四五”期間,我國化工新材料產業固定資產投資、主營業務收入較快增長,發展方式明顯轉變,經濟運行質量顯著提升。
而《方案》的出臺則是對“十四五”回應式發展。
一方面,我國化學新材料行業處于“大而不強”的階段,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斗桨浮返南盗信e措切實彌補了化工新材料的技術短板,脫下仿制“外衣”,換上自主研制的“鎧甲”。正確引導化工新材料企業發展方向,促進資金支持流動,聚焦關鍵薄弱,實現關鍵技術創新升級。
另一方面,《方案》的出臺間接推動高端制造業的發展。《指南》中提出,要重點發展、提升高端聚烯烴塑料、特種工程塑料、工程塑料、氟硅材料、聚氨酯材料、特種橡膠及彈性體、功能性膜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電子化學品等化工新材料。這些新材料廣泛用于智能裝備制造、航空裝備、軌道交通設備制造、衛星制造與應用、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等高端制造領域。技術帶動新產品的誕生和應用,保障產品性能優勢,同時推動制造業在節能環保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技術行業還需搶占發展先機和制高點。未來,化工新材料行業在系列政策下,其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產業體系更加完善。下一步,化工新材料將圍繞關鍵核心技術,推動新材料的產品實現高性能化、環境友好化突破,提高新材料產品的附加值及綜合競爭力,由“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儀器儀表位列重點領域!兩部門印發《計量支撐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行動方案(2025—2030年)》
市場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計量支撐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行動方案(2025—2030年)》。2025-07-10 09:24:02 -
屬于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的上海香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正式獲批“國家標準驗證點(香料香精化妝品)”,這是我國香料香精化妝品領域設立的首個且唯...2025-07-09 11:44:40
-
2025 年 7 月 5 日至 8 日,中國材料大會在福建省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超 30000 名專業觀眾和 500 多家國...2025-07-08 15:21:38
-
我國首個深空探測領域國際科技組織——國際深空探測學會在安徽合肥成立,這也是落戶安徽的首個國際組織。2025-07-08 15:11:32
-
由我國牽頭制定的國際標準《道路車輛 自動駕駛系統測試場景 場景評價與測試用例生成》近日正式發布。2025-07-08 11:22:54
-
近日,浙江省經濟與信息化廳就做好2025年度浙江省首批次新材料認定工作發布通知。2025-07-04 09:46:01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