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用態度決定廣度 淺談我國鈦產業發展
2021年11月30日 10:38:06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小王 點擊量:8506

從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到后來的銅器時代、鐵器時代,材料的發展,改變人們工具的同時,也影響著技術的革新以及各類產業的誕生。甚至,從某種程度來說材料是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的物質基礎與先導。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從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到后來的銅器時代、鐵器時代,材料的發展,改變人們工具的同時,也影響著技術的革新以及各類產業的誕生。甚至,從某種程度來說材料是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的物質基礎與先導。
而在眾多材料中,金屬材料的運用以及發展對社會帶來的影響尤為顯著。許多金屬的導電性、耐腐蝕性、耐熱性更是讓不少產業有了質的改變。而鈦作為一種金屬材料,憑借其穩定的化學性質,良好的耐高溫、耐低溫、抗強酸、抗強堿特點,高強度、低密度的物理性質,被認為是金屬材料中的稀有戰略資源,更收獲了“現代金屬”“太空金屬”等美譽。
如今,鈦已經被廣泛運用在醫療、航空航天、汽車生產、軍事等領域,并且由于其在地殼中的儲量僅次于鐵、鋁、鎂,因此盡管已經占據了非常大的市場空間,仍被認為是具備發展潛力的金屬材料。
針對鈦材料,網上經常有個說法:海綿鈦產量反映原料生產能力,鈦材產量反映深加工能力,海綿鈦產量和鈦材產量一定程度上反應了一個國家的鈦工業規模。我國從1954年開始發展鈦工業,期間一直在進行技術研究以及工藝上的突破,并且國家也先后幾次出臺相關政策、制定相關規劃來刺激鈦產業的發展。從目前的成績來說,我國的鈦產業規模已經非常可觀。
但即便如此,我國對于鈦產業的發展依舊非常重視,相關產業的發展優先級也依舊在不斷靠前。大量的鈦產業企業被發展起來,并且大部分相關企業都開始轉變方向,向高端鈦白粉和高端鈦材料發展。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從2015年開始,我國鈦產業企業數量就成年逐年增長的趨勢,截至2020年,數量已經達到了43264家,并且2021年依舊在持續上漲。與此同時,根據國家化工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給出的數據來看,截至2020年,我國鈦產品產量已經達到了351萬噸,產品主要包含鈦白粉、海綿鈦和鈦加工材,其中,海綿鈦的產量已經達到了12.3萬噸,鈦加工材產量也達到了9.7萬噸。而實際上,2020年我國的鈦產品需求量也已經到達了268萬噸。
龐大的產業規模無疑為我國鈦產業的進一步突破提供了一個基礎,而除了方向的改變,我國在鈦產業發展道路上所具備的前瞻性優勢也非常可觀。
如今許多新興技術開始誕生,包含新能源交通、3D打印在內,大量的創新技術被開始大規模的運用起來,而在這些領域中,鈦以及鈦合金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在這些新興領域的發展上具備一定的優勢,這些優勢足夠影響到產業鏈的形成。換言之,如果整體規劃得當,未來我國在這些領域上的優勢不但有助于鈦產業整體向中高端產品、科技生產類產品的轉型,更能開拓出新的發展機遇,讓我國的鈦產業在世界范圍內站穩腳跟。不過這一切還需要看企業的態度以及等待時間的考驗。
上一篇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市場監管總局、生態環境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結合產品碳足跡核算標準建設情況,制定了《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認證目錄(第一批)》。2025-07-14 09:09:52
-
項目名稱:華東理工大學超高分辨納米材料噴墨打印系統采購項目,項目編號:1069-254Z20252287/02,招標范圍:超高分辨...2025-07-10 14:24:31
-
項目名稱:納米材料微量熱泳動分子互作分析系統,項目編號:0613-254124102839,招標范圍:納米材料微量熱泳動分子互作分...2025-07-10 14:15:16
-
中國科協在第二十七屆中國科協年會主論壇上正式發布2025重大科學問題、工程技術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2025-07-07 09:55:15
-
儀器聚焦丨熱點重點大盤點 儀器行業本周要點速遞(2025年第21期)
本周儀器市場動態聚焦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印發《食品補充檢驗方法“揭榜掛帥”工作方案》;科技部公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一...2025-07-05 10:42:39 -
3D打印160公斤推力級微型渦噴發動機 打開航空發動機設計新可能
近日,3D打印極簡輕質微型渦噴發動機完成首飛。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7月1日發布消息稱,由中國航發湖南動力機械研究所自主研制的...2025-07-03 14:00:35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