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國家大力發展生物經濟下,生物醫藥企業將迎來機遇期
2022年07月04日 14:45:07
來源:制藥網 點擊量:3167

近年來,生物領域早已成為投資熱點,科創板上市企業中生物企業占比達1/3,“十三五”期間規模以上醫藥企業研發投入年均增長約8%。生物制造體量進一步擴大,現代生物發酵產品已占全球70%以上份額。

目前,國家還在進一步發展生物經濟,今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生物經濟”正式迎來國家級專屬頂層規劃。作為我國頭部生物經濟五年規劃,《規劃》提出發展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質替代、生物安全4大重點發展領域,目標在“十四五”時期,我國生物技術和生物產業加快發展,生物經濟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不斷加強。
業內認為,《規劃》把生物經濟作為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科技經濟戰略的重要內容將,將為應對生命健康、氣候變化、資源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等重大挑戰提供新的解決方案,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健康中國、美麗中國、平安中國提供有力支撐。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國家規劃的促進下,多地也開始大力支持生物經濟高質量發展。
6月25日,有報道顯示,黑龍江省雞西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發布會表示,雞西市政府將設立1億元生物經濟發展資金,支持生物經濟高質量發展。在推動生物技術創新上,雞西市對新設立的國家級創新平臺、省級創新平臺,最高可獲得省、市1200萬元的獎勵;支持關鍵技術、生物育種、生物藥品的研發創新,最高可獲得省、市2200萬元的獎勵;支持高水平科研團隊建設,最高可獲得省、市5500萬元的經費支持。
6月22日,為系統謀劃和整體推動生物經濟高質量發展,《哈爾濱市“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及配套制定的《哈爾濱市加快生物經濟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4年)》《哈爾濱市支持生物經濟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正式發布并組織實施。
據悉,該方案著重把握了三個方面。一是科學設定發展目標。未來5年,將通過聚焦重點、夯實基礎、提升能力、匹配供需、優化環境,構建“一核、兩區、七基地、兩帶兩組團”協調發展新格局,全力打造國家生物醫藥集群建設示范區、東北地區生物經濟發展先行區。二是,準確把握產業方向;構建“3+4+4”生物經濟體系三是統籌安排重點工程,重點將通過實施集群建設,以試點示范引領、技術創新提升、項目建設牽引、產業生態培育、人力資源建設5大工程確保生物經濟高質量發展,從組織機制、項目推進、要素保障等方面為生物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分析人士認為,從目前諸多利好生物經濟發展的政策來看,未來生物經濟作為當下經濟發展的主要著力點之一,將成為我國經濟社會轉型的“關鍵詞”。預計受此影響,我國生物領域戰略科技力量將持續壯大,有力支撐生物經濟高質量發展。但值得注意的是,與此同時,我國生物經濟發展也將面臨越來越多挑戰。比如,原始創新能力仍較為薄弱,基礎生命科學理論、底層關鍵共性技術、高端儀器和試劑、生物信息資源等積累不夠,技術創新體系仍不完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還比較少等。
對于醫藥企業來說,在此背景下,要做的就是緊抓機遇、乘勢而上,加快打造國家生物技術戰略科技力量,加快突破生物經濟發展瓶頸,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支撐。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在醫藥行業快速發展與變革的當下,中藥企業正積極尋求轉型,創新藥領域成為眾多企業布局的重點方向。這一轉型趨勢背后,蘊含著多方面的驅動...2025-07-11 14:55:27
-
新增4家藥企披露上半年業績預告,兩家預計凈利潤實現翻倍增長!
進入7月,上市藥企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陸續披露中。7月9日晚間,納微科技、甘李藥業、上海醫藥和沃華醫藥集中披露半年度業績預告,...2025-07-10 15:27:42 -
我國創新藥發展駛入快車道,2024年在研數量達到4000余款
2024年我國累計在研創新藥達到4000余款,約占全球30%。這一數據標志著我國在全球醫藥研發版圖中已占據重要地位。2025-07-09 15:29:15 -
國家藥監局10條措施,優化全生命周期監管支持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發展
近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優化全生命周期監管支持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發展有關舉措的公告(2025年第63號)。2025-07-08 15:13:58 -
近期,創新藥領域迎來重大利好。國家醫保局與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五方面16條措施,從研發、...2025-07-07 15:08:31
-
7月4日, 醫療設備概念走強,截至9:54分,醫療設備ETF上漲0.70%。成分股中,熱景生物表現亮眼,股價漲超15%,翔宇醫療、...2025-07-04 17:10:31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