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國家補貼次次“墊底”,“小透明”生物質發電如何逆襲?
2022年09月01日 15:15:54
來源:環保在線 點擊量:3518

從推廣意義上來說,生物質發電同樣具有綠色低碳、清潔可再生等諸多優點,也是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的有效手段。
【化工儀器網 時事熱點】從推廣意義上來說,生物質發電同樣具有綠色低碳、清潔可再生等諸多優點,也是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的有效手段。再者,生物質發電主要有農林生物質發電、垃圾焚燒發電、沼氣發電三種形式,我國作為農業大國、人口大國,有開發生物質能的天然條件和優勢。那為什么我國生物質能產業發展乏力,且仍屬于“小眾能源”呢?
說起清潔能源,人們最先想到的肯定是近兩年大熱的光伏、風電、核能、氫能等。尤其在步入“十四五”時期后,這幾個板塊像打了雞血一樣,產業鏈迅速成長,市場也呈倍速向外擴張。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量已經突破了11億千瓦。
這其中,與“風光”無限的關注度相比,同屬清潔能源的生物質發電則顯得過于不起眼。而且,受發展規模限制,生物質發電收到的補貼也與前兩者不是一個量級。
如,6月份,財政部下達的2022年可再生能源電價補助,風電達14.7億元、光伏12.6億元,生物發電僅有2890萬元;7月份,國家電網撥付2022年度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風電約105億元、光伏261億元,生物質發電僅為33.5億元。
越比越“扎心”,難道生物質發電真的沒有發展前途可言嗎?當然不是。從推廣意義上來說,生物質發電同樣具有綠色低碳、清潔可再生等諸多優點,也是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的有效手段。再者,生物質發電主要有農林生物質發電、垃圾焚燒發電、沼氣發電三種形式,我國作為農業大國、人口大國,有開發生物質能的天然條件和優勢。
對于我國生物質能產業發展乏力及“小眾能源”的定位,業界總結出了三點主要原因:
一是,我國生物質發電主要用于配合進行城鄉各類有機垃圾處理,環保屬性更明顯,作為能源的價值卻沒有體現;二是,生物質能利用仍以發電為主,其他的方向如清潔供熱、生物燃氣和液體燃料等依然處于碎片化、起步階段,沒有形成多元化利用的良好格局;三是產業聚集度低,缺乏創新力、競爭力,以致一旦“斷奶”就難以發展。
事實上,考慮到生物質發電原料儲量豐富,國家層面已經在著力推進相關產業發展。2021年國家共撥付生物質發電補貼25億元,較2020年增加了66.7%,扶持的意味相當明顯。從實際效果來看,2021年全國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808萬千瓦,占全國新增裝機的4.6%;生物質發電量為1637億千瓦時,同比上漲23.6%,在可再生能源發電總量中占比也由2012年的3.4%上升至6.6%。
不久前出臺的《山東省農林生物質熱電聯產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0年)》則是地方層面加快生物質能開發邁出的重要一步。該文件指出,山東將同步發展生物質發電、供暖、工業供汽等形式,促進燃煤、煤電關停退出,實現生物質能發電裝機到“十四五”末增至270萬千瓦,年發電量達135億千瓦時。
專家認為,隨著中國生物質發電產業快速發展,其發電裝機容量占比會逐步上升,但總體增長空間有限,“小眾”的標簽仍然難改。針對其發展乏力的主要幾點原因,生物質發電的未來還需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①轉型升級,純發電項目需要借助一切技術手段。拓展和培育熱力市場,向熱電聯產轉型,建立起供熱為主供電為輔的模式,逐步向綜合能源服務商轉變;②積極應對市場競爭,生物質能產業鏈應進一步完善,如機械化生產、收集、儲運等環節,都要朝著規模化和市場化方向發展,讓企業真正成為市場主體,減輕對補貼依賴;③挖掘資源潛力,作物秸稈、畜禽糞便、農產品加工廢棄物、林產加工廢棄物、生活垃圾和有機污水等都可成為生物質發電的原料。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日,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青年學生團隊瞄準航空發動機熱力處理難題,經過3年技術攻關,研發出多介質高速射流分區可控的快速冷卻技術...2025-07-11 13:32:01
-
儀器儀表位列重點領域!兩部門印發《計量支撐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行動方案(2025—2030年)》
市場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計量支撐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行動方案(2025—2030年)》。2025-07-10 09:24:02 -
屬于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的上海香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正式獲批“國家標準驗證點(香料香精化妝品)”,這是我國香料香精化妝品領域設立的首個且唯...2025-07-09 11:44:40
-
2025 年 7 月 5 日至 8 日,中國材料大會在福建省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超 30000 名專業觀眾和 500 多家國...2025-07-08 15:21:38
-
我國首個深空探測領域國際科技組織——國際深空探測學會在安徽合肥成立,這也是落戶安徽的首個國際組織。2025-07-08 15:11:32
-
由我國牽頭制定的國際標準《道路車輛 自動駕駛系統測試場景 場景評價與測試用例生成》近日正式發布。2025-07-08 11:22:54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