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廣州市持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高水平規劃建設重大科技創新載體
2022年09月19日 11:14:54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羊舌木 點擊量:6858

日前,廣州市政府辦公廳公布《廣州市生態文明建設“十四五”規劃》,其中包括九章主要內容及31小節,并明確,該《規劃》的期限為2021—2025年,遠期展望至2035年。
【化工儀器網 政策法規】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系統性變革,建設好生態文明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近年來,廣州全面夯實生態文明政治責任、持續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深入推進經濟結構綠色轉型、生態環境質量得到大幅提升、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生活方式、逐步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并取得了相當優異的成績。然而,“十四五”時期,廣州市生態文明建設仍然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的窗口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
日前,廣州市政府辦公廳公布《廣州市生態文明建設“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其中包括九章主要內容及31小節,并明確,該《規劃》的期限為2021—2025年,遠期展望至2035年。
《規劃》提出,到2025年,廣州市要在碳達峰碳中和取得新進展、綠色低碳轉型激發新動能、美麗花城建設展現新面貌、資源利用效率達到新水平、生態系統質量得到新提升、綠色生活方式形成新風尚、體制機制改革邁出新步伐,廣州市將建成美麗中國樣本城市,其中部分具備條件的區、行業和企業率先實現碳達峰,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5%左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88%,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85%。到2035年,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全面實現,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
其中,在構建國土空間格局方面,《規劃》指出,重點建設東翼、南翼、北翼三大產業集聚帶,構建“一廊三芯、三帶多集群”的空間結構,推進全市先進制造業集聚集群集約發展,形成若干個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與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與健康、智能裝備與機器人、軌道交通、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新材料與精細化工、數字創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化提升汽車、電子、電力、石化等傳統優勢產業,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發展。
《規劃》還指出,要加強與珠海、惠州、肇慶對接,在能源、港航、生物醫藥等產業開展務實合作。強化粵港澳科技聯合創新,高水平規劃建設南沙科學城、中科院明珠科學園、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等重大科技創新載體,加快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構建海洋經濟創新發展帶,形成海洋科技創新和綜合管理與公共服務高地,打造船舶與海工裝備、海洋交通運輸、海洋生物、海洋電子信息四大海洋產業集群。
在推動經濟社會綠色轉型方面,《規劃》指出,科學制定碳達峰實施方案,抓住碳排放重點領域、行業和關鍵環節,深入推進能源、工業、城鄉建設、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推動綠色電力發展,大力發展太陽能、天然氣、氫能等低碳能源。推動重點行業碳捕獲、封存和利用技術發展。
同時,還要促進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突破,壯大生物藥、現代中藥、化學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高端康養等產業集群,打造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新高地。加快發展智能裝備與機器人、軌道交通、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新材料與精細化工、數字創意等五大新興優勢產業。
《規劃》明確,將提升新建和既有建筑能效水平,推行建筑能耗限額設計,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加速交通領域清潔燃料替代,推動長途重載運輸卡車使用清潔能源,加快推進出租車、網約車、泥頭車、港區物流運輸車等電動化或改用氫燃料電池。
除此之外,《規劃》還對建設綠色低碳美麗宜居花城、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及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詳細規劃,以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煥發云山珠水、吉祥花城的無窮魅力。
時至今日,廣州市生態文明建設目前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重大性突破、美麗宜居廣州建設也在持續推進。在今后的時間里,廣州市將堅定不移地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抓住生態文明建設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深化改革創新,不斷開創廣州市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202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民營企業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項目指南發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202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民營企業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項目指南。2025-07-02 10:43:52 -
近日,新修訂的礦產資源法正式實施,對于規范礦產資源管理、促進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025-07-01 16:47:34
-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民營企業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在北京設立,標志著我國民營企業深度參與國家基礎研究邁出關鍵一步。2025-07-01 16:00:50
-
蘇州艾特森制藥設備有限公司攜明星產品、核心技術亮相CPHI China 2025,受到了行業各界觀眾的一致青睞。2025-06-30 11:24:31
-
近日,湖北時珍實驗室牽頭構建的華中地區首個千萬級本草多組學成分庫正式發布。2025-06-27 10:58:44
-
近日,全球首臺四足傳熱管檢測機器人已投入實際應用,為核電設備的智能運維提供了高效、可靠的解決方案。2025-06-26 15:53:06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