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創新藥行業,將成為2023年投資“熱風口”之一
2023年02月02日 15:47:36
來源:制藥網 點擊量:4510

2月2日消息,創新藥板塊整體表現活躍,個股方面,信立泰漲超7%,康龍化成、泰格醫藥等多股紛紛跟漲。同時,創新藥相關ETF也隨之上漲,其中創新藥滬深港ETF漲超3%,創新藥企ETF、創新藥產業ET、創新藥ETF易方達等均漲超2%。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2月2日消息,創新藥板塊整體表現活躍,個股方面,信立泰漲超7%,康龍化成、泰格醫藥等多股紛紛跟漲。同時,創新藥相關ETF也隨之上漲,其中創新藥滬深港ETF漲超3%,創新藥企ETF、創新藥產業ET、創新藥ETF易方達等均漲超2%。
展望2023年,創新藥可以說是東方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德邦證券、光大證券等眾多機構看好的醫藥細分賽道,預計創新藥行業將成為今年投資“熱風口”之一。
利好政策支持行業發展
《“十四五”規劃》將創新藥視為醫藥工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明確到2025年,創新產品新增銷售占全行業營業收入增量的比重進一步增加。為支持創新藥行業發展,近年來我國還對新藥審批審評制度不斷優化,加速新藥上市的速度,2023年隨著更多創新藥加速獲批上市,預計將為相關藥企帶來業績增量。
同時,集采、醫保談判等政策正趨于“溫和”。已展開的七批國家集采累計覆蓋294個品種,涉及金額超過3500億元,約占公立醫療機構生物藥及化學藥采購額的35%。業內表示,這些藥品集采已納入常態化管理,剩下的部分多以小品種、罕見藥為主,對藥企的影響不大。
醫保談判針對創新藥的降價力度也有所緩和。2022年,醫保談判的公布“簡易續約”降幅規則給創新藥企業注入“強心劑”,同時地方政策也頻頻出臺,例如北京試點創新藥豁免DRG(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上海則要求創新藥進醫保后3個月內“應配盡配”且不納入醫??傤~等,這些政策將給創新藥發展帶來切實利好。
入局“玩家”不斷增加
有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創新藥領域新增企業數量整體呈現上升趨勢,賽道競爭正日益激烈。2021年,中國創新藥領域新增企業數量有99家,比2012年的60家相比增加明顯,可見國內企業對于創新藥市場前景的看好。
入局的創新藥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增強研發團隊實力,推進研發管線豐富。目前,研發管線規模較大的藥企包括恒瑞醫藥、石藥集團、中國生物制藥、復星醫藥、君實生物、百濟神州、三生制藥等。其中,加速向創新藥轉型的“醫藥一哥”恒瑞的研發管線實力雄厚,據統計,恒瑞目前已上市的原研新藥有11個,平均每年都有一款新藥上市,另有60多個創新藥處于臨床開發階段,還有260多項臨床試驗在國內外開展。
資本持續加碼
近年來,中國創新藥領域的融資事件、融資金額整體呈現逐年增長趨勢,其中2020年的國內創新藥領域融資事件高達528件,融資金額累計352億元?;仡?022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投資者對創新藥趨于冷靜和理性,但仍有不少具備實力的國產創新藥企業發生對外授權(license-out)交易,且全年交易數量刷新之前的記錄。多項單筆的license-out交易金額突破10億美元,其中僅在2022年12月份,科倫藥業和康方生物就接連宣布兩筆license-out交易,總金額分別達93億美元和50億美元。
創新藥研發具有高投入、高風險等特點,一款創新藥的研發成功需要花費漫長的時間、高昂的研發資金,但國內大部分創新藥企業都是初創公司,缺乏資金支持,因此隨著資本的持續加碼,將有利于推進創新藥研發的順利進行。
新藥獲批數量不斷增加
近年來,國內創新藥臨床申請數量(包括國產和進口)、上市申請數量(包括國產和進口)均呈現逐年增長趨勢,其中,國產創新藥臨床申請數量由2016年的111個增至2021年487個,預計2022E將增至535個,2023E繼續增至552個。國產創新藥上市申請數量也在不斷增加,2021年上市申請數量有34個,與2016年的5個相比增加明顯,可見國產創新藥企業的實力正得到提升。
國內獲批的創新藥數量方面,數據顯示,2017年-2021年,我國獲批的創新藥(包括生物藥、化藥、中藥)數量從61個增加到89個,整體呈現逐年增加趨勢,其中中藥創新藥獲批數量逐年增加,2021年達到12個,遠超之前幾年的記錄。2022年,國家藥監局(NMPA)共批準了49款新藥,包括進口新藥30款,國產新藥19款。雖然2022年的新藥獲批數量增加不明顯,但隨著政策放開,疫情逐漸得到控制,業內預計創新藥獲批上市速度將加快。
未來市場規模將超過7000億元
多重因素共振下,我國創新藥市場規模有望持續增長。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創新藥市場規模已超過6000億元大關,達到6306億元,隨著政策利好、醫保調整、持續企業研發投入不斷增加等,這一市場規模有望繼續保持增長態勢,預計2023年我國創新藥市場規模將超過7000億元。
總的來看,創新藥未來行情可期。而就當前創新藥板塊的估值來看,業內認為,創新藥近年來一直是醫藥行業中估值較高的細分領域,雖然受集采影響導致整體估值有所回落,預計2023年或發生改變。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2024 年,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臺登記臨床試驗總量達4900項(以CTR計),較2023年增長了13.9%,其中化學藥品...2025-07-18 13:52:40
-
根據梳理,7月15日一大批藥企發布2025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亞太藥業、力生制藥、特一藥業、奧賽康、浙江醫藥、達仁堂、步長制藥...2025-07-17 16:01:10
-
7月14日,國家藥監局核查中心(CFDI)刊發通知,就其組織起草的《制藥用水檢查指南(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截止日...2025-07-17 11:23:55
-
2藥企藥企完成巨額融資!射性藥物領域正成為資本競相追逐的熱點
在全球醫藥創新的版圖中,放射性藥物領域正成為資本競相追逐的熱點。近期,挪威生物技術公司Actithera與瑞士企業Nuclidiu...2025-07-16 14:30:17 -
第十一批藥品集采初步確定將對55種藥品進行采購,包括抗感染、抗腫瘤、抗過敏哮喘、糖尿病用藥、心血管用藥、神經系統藥物等。2025-07-16 13:56:43
-
業內指出,在醫藥行業蓬勃發展的當下,制藥裝備行業作為其重要支撐,正面臨著諸多挑戰與機遇。2025-07-15 15:34:54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