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生物制藥行業快速發展背景下,一次性系統的優勢與挑戰
2023年09月19日 15:30:20
來源:制藥網 點擊量:3370

近年來,隨著新藥以及生物類似藥的快速發展,整個生物制藥行業的發展突飛猛進,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生物醫藥行業的市場規模約為18680億元,較2021年同比增長8.30%。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近年來,隨著新藥以及生物類似藥的快速發展,整個生物制藥行業的發展突飛猛進,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生物醫藥行業的市場規模約為18680億元,較2021年同比增長8.30%。
在生物制藥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藥企對于上游的設備儀器需求不斷擴大,要求也發生了一些改變。筆者了解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生物制藥企業從開發、中試到生產規模采用一次性使用技術,以助力生物藥質量的提升。那么,這是一種怎樣的技術?存在哪些優勢?又面臨哪些挑戰呢?
一次性生物制藥工藝建立在生物制藥產業快速發展、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的背景下,藥企普遍面臨降本增效、縮短新產品上市時間的挑戰,對于新技術的引進較為重視,而一次性使用技術的出現,剛好滿足了藥企的新需求。
我國生物制藥行業起步較晚,但發展快速,對于新技術、新工藝也在加快引進。目前,市場上常見的一次性設備主要包括一次性反應器、除菌濾器、混勻袋和儲液袋等。
業內介紹,對于布局生物制藥賽道的企業而言,利用一次性系統進行制劑灌裝具有很多優勢,包括操作方便、支持多產品灌裝快速轉換、適應廣泛的劑型以及可根據需求靈活設計等。
更為突出的一點是,生物制品由于存在特性和生產工藝的復雜性,使得控制產品質量以及控制污染的難度非常高,而與傳統工藝相比,一次性袋裝工藝可以有效控制產品質量和生產過程中污染或交叉污染,保障產品的質量安全。
基于上述優勢,業內預計未來一次性系統的市場前景較為廣闊。有數據顯示,從2021 到2028 年,預期每年的增長率為20.5% ,到2028 年將達到30250 億。
不過,雖然一次性系統優勢明顯,但隨之而來的挑戰也日益漸多,包括攪拌系統的選擇、一次性系統的可見異物控制、一次性系統完整性、冗余過濾系統設計、灌裝泵管的選擇、灌裝針的選擇、灌裝精度等。
例如,在一次性系統的可見異物控制方面,由于一次性系統的設備是一次性使用的,設備的維護和清潔難度比較大,可能會造成可見異物的引入。在實際生產過程中,藥企需要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減少可見異物,確保產品質量符合要求。
此外,從國內藥企對于一次性系統的選擇來看,主要還是均依賴進口,這也使得國內生物制藥上下游供應鏈脆弱不穩,且進口價格昂貴,給藥企帶來一定的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國內包括楚天科技、樂純生物等企業正加大研發,默默追趕,無論從原材料還是UVL事件中涉及的一次性生物反應器、關鍵膜材,產品性能和配套服務能力都在突飛猛進,相信未來更多更多國產企業的發力,以及政策支持高端制藥裝備和耗材的發展,將有利于加快國產替代進程,助力國產生物制藥行業實現更好的發展。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在醫藥行業快速發展與變革的當下,中藥企業正積極尋求轉型,創新藥領域成為眾多企業布局的重點方向。這一轉型趨勢背后,蘊含著多方面的驅動...2025-07-11 14:55:27
-
新增4家藥企披露上半年業績預告,兩家預計凈利潤實現翻倍增長!
進入7月,上市藥企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陸續披露中。7月9日晚間,納微科技、甘李藥業、上海醫藥和沃華醫藥集中披露半年度業績預告,...2025-07-10 15:27:42 -
我國創新藥發展駛入快車道,2024年在研數量達到4000余款
2024年我國累計在研創新藥達到4000余款,約占全球30%。這一數據標志著我國在全球醫藥研發版圖中已占據重要地位。2025-07-09 15:29:15 -
國家藥監局10條措施,優化全生命周期監管支持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發展
近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優化全生命周期監管支持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發展有關舉措的公告(2025年第63號)。2025-07-08 15:13:58 -
近期,創新藥領域迎來重大利好。國家醫保局與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五方面16條措施,從研發、...2025-07-07 15:08:31
-
7月4日, 醫療設備概念走強,截至9:54分,醫療設備ETF上漲0.70%。成分股中,熱景生物表現亮眼,股價漲超15%,翔宇醫療、...2025-07-04 17:10:31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