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激發強大動能 我國實有民營經濟主體超1.8億戶!
2024年11月12日 14:45:14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羊舌木 點擊量:5016

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實有民營經濟主體總量達18086.48萬戶,占經營主體總量的96.37%,同比增長3.93%,10余年間增長超4倍。其中,民營企業5554.23萬戶,同比增長6.02%;個體工商戶12532.25萬戶,同比增長3.03%。
【化工儀器網 時事熱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日前發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實有民營經濟主體總量達18086.48萬戶,占經營主體總量的96.37%,同比增長3.93%,10余年間增長超4倍。其中,民營企業5554.23萬戶,同比增長6.02%;個體工商戶12532.25萬戶,同比增長3.03%。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民營企業的發展呈現出穩中有進的態勢。全國新設民營企業達到619.1萬戶,充分展現出民營經濟的強大韌性和發展潛力。隨著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決策部署的落實,民營企業的發展環境得到了持續優化,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從地域分布來看,東、中、西、東北四大板塊均保持了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前三季度,這四大板塊分別新設民營企業314.0萬戶、160.5萬戶、114.4萬戶和30.2萬戶。
從產業結構來看,前三季度新設的第一、二、三產業新設民營企業分別為16.5萬戶、82.5萬戶和520.1萬戶,其中第三產業占比超過八成,民生保障方面發展勢頭良好,“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新設民營企業增速均達到6.2%。顯示出我國民營企業的產業結構正在進一步優化。
同時,新質生產力也成為民營企業發展的新亮點。前三季度,新設“四新經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民營企業271.8萬戶,約占同期新設民營企業總量的四成。
政策環境的持續優化為民營經濟主體數量的增長助力良多。2023年7月份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圍繞“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加大對民營經濟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多項具體措施。
同年11月份,中國人民銀行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強化金融支持舉措 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今年10月10日,司法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在門戶網站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此外,消費升級擴容和數字經濟的高速發展也為民營經濟主體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長期以來,數字平臺促進了民營經濟主體與消費者、供應商的高效互動,為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創新商業模式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金融機構不斷推出針對民營企業的融資產品和服務,如信用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等,為民營企業提供了更多融資選擇。同時,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能夠通過上市、發行債券等方式獲得資金支持。這些變化也都利好民營企業的整體發展。
我國民營經濟在多重利好的推動下,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潛力。未來,隨著政策的持續完善和市場的不斷拓展,民營經濟將繼續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資料參考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高效液相質譜聯用儀(三重四級桿)的預算為395萬元,項目編號為[230001]SC[GK]20250046-1。2025-07-04 18:34:22
-
據悉,一個由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等單位的科研人員組成的團隊,成功研發出一種基于碳納米管的新型超快電子源,其發出的電子束能量異常集中且時...2025-07-04 15:59:58
-
近日,中國實驗室自動化領域企業蘇州中析生物信息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中信建投資本領投,啟明創投持續投資。2025-07-04 14:53:06
-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高通量測序儀(渾南院區細胞與基因治療中心)采購項目的預算為210萬,項目編號為JH25-210000-00...2025-07-04 11:39:46
-
此次復制推廣的77條試點措施,涵蓋服務貿易、貨物貿易、數字貿易、知識產權保護、政府采購改革、“邊境后”管理制度改革、風險防控等7個...2025-07-04 11:13:16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現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作為主責單位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2025年度項目申報指南予以公布。2025-07-04 10:21:04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