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產品關鍵字:
郵編:211600
聯系人:林經理
電話:0517-86888938
傳真:0517-86808939
手機:18915187098
留言:發送留言
個性化:www.js-mingyu.com
網址:www.js-mingyu.com
商鋪:http://www.acromondplus.com/st205887/
儀器廠商大力推廣 基因測序應用風潮來襲
點擊次數:538 發布時間:2014-6-26
導讀:今年以來,不論大陸A股和美股,基因測序概念股大漲,新技術和產品也不斷推出。民眾真正受益之前,眼前風潮真的是基因測序應用時代來臨?風云背后的推手,除了有Illumina和LifeTech兩家國外大廠的市場角力外,中國本土廠商也不得不為自己即將進入市場的國產測序儀而大鳴推廣號角。
這半個月來,大陸A股z多的漲潮緊繞著「基因測(定)序」不放。截至5月29日,按照60日以來的漲幅計算,千山藥機漲幅達91%,達安基因21.8%,紫鑫藥業24.63%。
同樣截至5月29日,基因測序供應商-Illumina(Nasdaq:ILMN)市值也突破200億美金。Illumina自2007年初收購了Solexa公司正式進入基因測序領域,此后,不斷并購基因相關公司,每一次并購,公司股價都應聲上揚。預計2014年,該公司EPS為2.16,本益比達81倍。
而在小型桌上型測序儀產品占有率甚至超過Illumina的LifeTech,去年被賽默飛(ThermoFisherCampus,NY:TMO)收購后,股價也翻倍。
基因測序概念股大漲,自人類基因解碼以來,整整十余年后,基因定序題材再次擄獲投資人追逐,基因測序應用時代真的來臨了嗎?
被低估的生化巨人
從illumina4月所發布2014年第1季財報看,該公司業績確實表現好于預期,總收入4.2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27%,其中測序收入增加36%。目前,在美國基因市場**率已經超過60%,收入更占有高達75%。
Illumina的營收成長和公司股價走勢,反映了2012年開始,美國基因測序技術和市場的不斷成熟。加上「名人效應」的推波助瀾,蘋果公司創始人賈伯斯和影星安潔麗娜o裘莉都采用了基因測序方法,分別用于抵御癌癥的治療和預防。
美國基因測序從實驗室解放出來,大方地走入市場,「全基因測序」現在是許多富人追捧的體檢服務。而illumina下一個市場目標是中國和印度。
5月16日,illumina和北京以無創產前檢測崛起的貝瑞和康,達成中國市場基因測序儀銷售和服務的合作。幾天后,5月22日,illumina副總裁RichardKlausner現身在上海的「2014新一代測序大會」開幕上,并對記者表示,基因測序正在從研究型轉向應用型發展。誰能贏得個體化醫療(包括基因測序)領域的,誰就能真正贏得成長的市場中速度。
但未待市場真正火拼,民眾是否真正受益前,中國新一代測序的之爭,已先陷入了白熱化。中國申銀萬國證券一份「基因測序:被低估的生化巨人」研究報告出爐后,中國A股基因測序相關概念股更是一路引爆追高。
先,得利的是素有中國基因測序「三劍客」之稱的紫鑫藥業、達安基因、千山藥機。
華大基因也已計劃上市,A股市場對基因測序題材的熱情與興趣,也將基因檢測行業又往消費市場推進了一大步。
基因測序服務產業鏈仍欠缺不過,某種程度上,中國基因測序上市公司崛起的背后,還是深受「歐美效應」影響。
近期,英國政府準備投入1億英鎊,為10萬名患者進行個人基因測序。美國衛生研究院也斥資2500萬美元,計劃研究新生兒基因組測序。
預料,這將引發更多產、學投入基因測序市場。根據美國市場調查公司MarketsandMarkets一份關于基因測序及分析市場的報告指出,隨著基因測序成本費用的下降,以及人們對個性化醫療的關注,2013年基因測序及分析的市場規模達26億美元,至2018年有望達到43億美元,2013?2018年復合年成長率為10.4%。
目前,中國z成熟的基因測序產品,也跟美國無異,主要在無創產前篩檢。2013年華大基因、貝瑞合康在無域分別測序10萬人次、5萬人次,市場規模約4.5億元人民幣。中國每年的新生兒數量約1600萬,若按一般估算,無創產前篩檢約10%的市場滲透率,3000元人民幣/次計算,市場空間就有48億元人民幣。
看上去幾十億的市場規模,讓基因測序確實誘人。不過,歐美的基因測序重視的可能不是基因測序本身的商業行為,而是測序之后的持續研究開發與解讀服務。
事實上,人類基因解碼至今,仍對疾病基因組的作用機制了解相當有限。中國臺灣z早推出人類全基因測序服務,賽亞基因總謝春成表示,「基因測序是一個手段,重要的是后續專業的基因分析、解讀服務與醫學配套的方案,這幾乎是人類醫學上的一個變革,基因測序的整個產業價值鏈大家都還是在努力建構中。
也有產業分析師對股價提出警告。中國安信證券指出,受大會論壇的催化作用,基因測序概念股短期大漲,但今年以來,相關個股漲幅已經很大,投資者需防范風險。申銀萬國證券也認為,盡管基因檢測行業發展空間巨大,但中國現在整體行業無論技術、服務還是政府監管,都還處于發展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