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禧-二氧化硅包四氧化三鐵100nm納米粒的理由與制備過程
瑞禧生物小編RL分享二氧化硅包四氧化三鐵100nm納米粒的理由與制備過程
二氧化硅(SiO2)可以用于包裹四氧化三鐵(Fe3O4)顆粒的理由有幾個:
穩定性和保護性: 二氧化硅包覆可以提供穩定的外殼,保護四氧化三鐵顆粒免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如氧化、濕度等。這種保護性外殼可以防止四氧化三鐵顆粒在使用過程中發生化學反應或失去磁性。
分散性: 包覆四氧化三鐵顆粒可以提高它們的分散性,防止顆粒之間的團聚。在許多應用中,均勻分散的納米顆粒很重要,以確保材料的性能和穩定性。
功能性調控: 通過控制二氧化硅包覆的厚度和結構,可以調控四氧化三鐵顆粒的磁性、光學性質和化學活性。這種功能性調控使得這種復合材料在磁性材料、生物醫學領域、傳感器技術等方面具有廣的應用。
生物相容性: 二氧化硅在生物體內通常是生物相容性較好的材料,因此,通過將二氧化硅用于包覆四氧化三鐵顆粒,可以增加這種復合材料在生物醫學應用中的可行性,例如在生物標記、醫學成像和藥物傳遞等領域。
制備過程:
將Na2 SiO3·9H2O和磁性Fe3O4納米微粉按照SiO3/Fe=3.5的質量比混合溶于蒸餾水中,在氮氣氣氛下超聲分散30min。在80℃的水浴條件下進行強磁力攪拌,同時加入1.2mol/L的鹽酸滴定,調節pH值至6。反應進行20min后溶液中出現膠狀沉淀,持續攪拌40min后靜置并冷卻至室溫。經離心洗滌5次后,在50℃的真空條件下干燥20h,碾磨后得到樣品。
采用SiO2包裹磁性Fe3O4。納米粒子是將SiO2膠粒包裹到磁性Fe3O4納米粒子的表面,形成SiO2/Fe3O4殼核復合結構體,從而改變磁性Fe3O4納米粒子的表面性質,可在發揮Fe3O4粒子粒徑小、磁性能高的基礎上使其具備較高的環境耐受性,因此有著廣的應用前景。
關于二氧化硅包四氧化三鐵的文獻應用:
采用單質硅粉水解法,以單分散水溶性 Fe3 O4納米粒子為內核,通過改變反應體系中單質硅粉的加入質量,制備了不同包覆厚度的 Fe3 O4@SiO2納米粒子,并對SiO2包覆層厚度對 Fe3 O4納米粒子磁共振性能的影響進行了研究。
結果表明:隨著 SiO2殼層厚度的增加,橫向弛豫效率 r2逐漸降低。弛豫效率降低是由水分子與磁性納米粒子內核之間的距離逐漸增大引起的。
采用Stober方法,在乙醇/水溶液中,通過氨水催化水解硅醇鹽,制得核殼結構的Fe3O4/SiO2復合磁性微球.對制備的樣品的物相結構,形貌和磁性能進行了測試表征.結果表明制備的Fe3O4/SiO2磁性微球呈球形,粒徑分布均一,SiO2殼層圓整光滑,厚度為40~70nm.
Fe304磁性納米粒與常規的磁性材料不同,因為它與磁性相關的特征物理長度正處于納米級,所以表現出特別的性質,即它既有納米材料所共有的如比表面大、尺寸小、活性高等性質,又有很好的磁響應性和超順磁性,既能在恒定磁場下快速聚集和定位,也可在交變磁場下吸收電磁波產生熱量,這一系列特別的性質讓它應用更為廣。
同系列產品:
二氧化硅包四氧化三鐵30nm
二氧化硅包四氧化三鐵50nm
SiO2 coating Fe3O4 nanoparticles(80nm)
二氧化硅包四氧化三鐵80nm
二氧化硅包四氧化三鐵100nm
SiO2 coating Fe3O4 nanoparticles(150nm)
二氧化硅包四氧化三鐵150nm
二氧化硅包四氧化三鐵180nm
西安瑞禧生物產品僅用于科研,不可用于人體,RL2023.10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