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小白鼠缺氧耐受性因素的實驗
閱讀:2842 發布時間:2016-6-22
病理生理學是一門研究疾病發生發展規律及其機制的科學。其實驗教學主要通過復制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使學生逐步理解掌握疾病發生發展的原因、條件、機制、功能代謝變化以及有效防治原則和措施,為其今后順利進入臨床課程的學習和實習奠定扎實的基礎。因此,加強病理生理學的實驗教學改革,在其教學體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長期以來,高等醫學院校一直以理論教學為依托設置實驗教學內容,將實驗教學*定位于驗證和鞏固課堂理論教學的附屬或輔助。這種定位的實驗教學存在諸多弊端,如驗證已有知識有余而探索未知域不足,學生被動接受有余而主動獲取不足,舊實驗的襲承有余而新技術的引進不足,限制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主動學習能力的發展,明顯違背當今社會對創新型、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這種傳統的實驗教學弊端,不僅存在于病理生理學,也是生理及藥理等功能實驗教學的通病,在全各高等醫學院校中都很普遍。作為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七年制臨床01級學生,在學習完"三理"(即生理、病生、藥理)理論和實驗后,深刻體會到本校病理生理學的實驗教學改革符合當代高等教育提出的“增強素質教育,培養創新精神,促進個性發展”的基本要求,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創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