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11397564
吳女士 (銷售)
- 電話:
- 010-66024083
- 手機:
- 18911397564
- 售后電話:
- 400-606-1323
- 傳真:
- 010-66024083
- 聯系我時,
- 告知來自化工儀器網
- 個性化:
- www.beiguang17.com
- 手機站:
- m.beiguang17.com
[供應]固體絕緣材料的體積電阻率及表面電阻率
best-121固體絕緣材料的體積電阻率及表面電阻率
一、符合標準及適用范圍:
*符合國家標準
GB1410-2006固體電工絕緣材料絕緣電阻、體積電阻系數和表面電阻試驗方法,ASTM D257 絕緣材料的直流電阻或電導試驗方法 等標準要求。
固體絕緣材料的體積電阻率及表面電阻率配不同的測量電極(夾具)可以測量不同材料(固體、粉體或液體)的體積電阻率和表面電阻率或電導率。適用于橡膠、塑料、薄膜、及粉體、液體、及固體和膏體形狀的各種絕緣材料體積和表面電阻值的測定。本儀器除能測電阻外,還能直接測量微弱電流。
二、工作原理
根據歐姆定律,被測電阻Rx等于施加電壓V除以通過的電流I。傳統的高阻計的工作原理是測量電壓V固定,通過測量流過取樣電阻的電流I來得到電阻值。從歐姆定律可以看出,
由于電流I是與電阻成反比,而不是成正比,所以電阻的顯示值是非線性的,即電阻無窮大時,電流為零,即表頭的零位處是∞,其附近的刻度非常密,分辨率很低。整個刻度是非線性的。
又由于測量不同的電阻時,其電壓V也會有些變化,所以普通的高阻計是精度差、分辨率低。
BEST121同時測出電阻兩端的電壓V和流過電阻的電流I,通過內部的大規模集成電路完成電壓除以電流的計算,然后把所得到的結果經過A/D轉換后以數字顯示出電阻值,即便是電阻兩端的電壓V和流過電阻的電流I是同時變化,其顯示的電阻值不象普通高阻計那樣因被測電壓V的變化或電流I的變化而變,所以,即使測量電壓、被測量電阻、電源電壓等發生變化對其結果影響不大,其測量精度很高(),從理論上講其誤差可以做到零,而實際誤差可以做到千分之幾或萬分之幾。
三、技術指標
1.電阻測量范圍: 0.01×10 4Ω ~1×10 18Ω。
2.電流測量范圍為: 2×10-4A~1×10-16A
3. 雙表頭顯示: 3.1/2位LED顯示
4. 內置測試電壓:10V、50V、100V、250、500、1000V
5. 基本準確度:1%
6 使用環境: 溫度:0℃~40℃,相對濕度<80%
7 機內測試電壓: 10/50/100/250/500/1000V 任意切換
8.供電形式: AC 220V,50HZ,功耗約5W
9. 儀器尺寸: 285mm× 245mm× 120 mm
10.質量: 約2.5KG
四、標準配置:
編號 配件數量
01儀器主機 一臺
02屏蔽箱一個
03試驗電極三個
04說明書一本
05電源線一條
06數據線三條
07合格證一份
08保修卡一份
五、典型應用
1.測量防靜電鞋、導電鞋的電阻值
2、測量防靜電材料的電阻及電阻率
3、測量計算機房用活動地板的系統電阻值
4、測量絕緣材料電阻(率)
5、光電二極管暗電流測量
6、物理,光學和材料研究
六、注意事項:
1、 應在“Rx”兩端開路時調零
2、 禁止將“Rx”兩端短路,以免微電流放大器受大電流沖擊
3、 在測試過程中不要隨意改動測量電壓。
4、 測量時從低次檔逐漸拔往高次檔 每撥一次稍停留1~2秒以便觀察顯示數字
6 、接通電源后,手指不能觸及高壓線的金屬部分
7 、測試過程中不能觸摸微電流測試端
8、 在測量高阻時,應采用屏蔽盒將被測物體屏蔽.
9、 每次測量完時應將量程開關撥回“104 ”檔再進行下次測試
安裝調試:
1.儀器到貨后,用戶方應對所到貨物的外包裝進行檢查。若發現損壞及損壞到何程度,應立即以或書面形式通知我公司。用戶須在我公司派安裝工程師去現場的情況下方可開箱,
否則任何物品的損壞或缺少配件將由用戶方負責。{一些事宜可以協商}
2.在進行安裝調試前用戶方應提供相應的準備工作,并予以提前通知,(具體安裝調試日期雙方可以協商而定)。
3.我公司負責派專人安排該設備的安裝調試事宜,保證設備到廠后以zui快的速度進行使用
培訓分為:現場培訓,指導。
1.現場培訓,貨物到達客戶方后,我司會派出相關技術人員到達客戶地點,指導客戶現場安裝設備,并進行調試,保證客戶能夠正確掌握設備的使用方法,熟練的進行操作!
指導,若客戶在使用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及時打進行詢問,我司會有專門客服工程師為您進行解答!如在保修期內,設備自身出現非人為問題,我司先進行指導,如解決不了,
和客戶溝通維修時間進行免費上門維修!及時高效的保證客戶設備的正常運行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