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Z-88大鼠乳腺癌細胞系
SHZ-88大鼠乳腺癌細胞系在乳腺癌研究領域應用廣泛,憑借其貼近臨床乳腺癌的生物學特征,成為探究乳腺癌發病機制、評估治療效果的重要實驗模型,為乳腺癌相關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細胞工具。
細胞特性與來源背景:該細胞系源于 Wistar 大鼠的乳腺癌組織,經原代培養和純化獲得。細胞形態多為上皮樣,呈多邊形或短梭形,胞質豐富,細胞核大且染色深,核質比高,可見多核細胞,核分裂象易見。細胞以貼壁方式生長,排列緊密,呈鋪路石樣分布,傳代后 24 小時貼壁率約 92%。倍增時間約 28 小時,連續傳代 45 次后仍保持穩定的染色體核型。乳腺癌標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細胞角蛋白 19(CK19)等表達陽性,細胞純度達 96% 以上,無微生物污染,保障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科研應用價值:在乳腺癌發病機制研究中,SHZ-88 細胞高表達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2(HER2)和雌激素受體(ER),可模擬乳腺癌細胞的增殖和激素依賴過程,為解析相關信號通路提供了理想模型。藥物篩選方面,該細胞對臨床常用藥物的反應與臨床腫瘤相似,經藥物處理后,細胞存活率隨藥物濃度升高而降低,可用于評估新藥物的抗乳腺癌活性。在侵襲轉移研究中,Transwell 實驗顯示其具有較強的侵襲能力,能穿過人工基底膜,可用于探究乳腺癌浸潤性生長和轉移的機制。此外,將 SHZ-88 細胞接種到大鼠乳腺脂肪墊可構建原位乳腺癌模型,成瘤率高,腫瘤生長特性與人類乳腺癌相近,為體內實驗研究提供了便利。
培養與保存規范:培養需使用含 10% 胎牛血清的 RPMI-1640 培養基,添加抗生素以預防污染。培養環境為 37℃、5% CO?的恒溫培養箱,濕度保持在 95% 左右。培養基應每周更換 2-3 次,確保營養充足。傳代時,先吸去舊培養基,用 PBS 清洗細胞 2 次,加入消化液,37℃孵育 2-3 分鐘,待細胞變圓脫離培養瓶壁后,加入含血清的培養基終止消化,輕輕吹打制成細胞懸液,按 1:4-1:6 的比例接種到新的培養瓶中。凍存時,選用含 20% 胎牛血清和 10% DMSO 的 RPMI-1640 培養基作為凍存液,將細胞濃度調整為 1×10?-5×10?個 /ml,分裝到凍存管后,經程序降溫盒梯度降溫至 - 80℃,次日轉入液氮長期保存。復蘇時,將凍存管從液氮中取出,迅速放入 37℃水浴中融化,離心去除凍存液后,接種到含新鮮培養基的培養瓶中,24 小時后更換培養基。
SHZ-88 大鼠乳腺癌細胞系以其穩定的生物學特性和廣泛的應用場景,在乳腺癌基礎研究和臨床轉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推動乳腺癌研究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詳細信息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