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大鼠主動脈血管平滑肌細胞系
A10|大鼠主動脈血管平滑肌細胞系在血管疾病研究領域意義重大,憑借其典型的血管平滑肌細胞特性,成為探究血管平滑肌細胞功能、血管疾病發病機制的重要實驗模型,為血管相關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細胞工具。
細胞特性與來源背景:該細胞系源于大鼠的主動脈血管平滑肌組織,經原代培養和純化獲得。細胞形態多為長梭形,呈平行排列或漩渦狀生長,胞質豐富,細胞核呈橢圓形,位于細胞中央,核仁清晰可見。細胞以貼壁方式生長,排列較為規則,傳代后 24 小時貼壁率約 93%。倍增時間約 30 小時,連續傳代 40 次后仍保持穩定的染色體核型。血管平滑肌細胞標志物如 α- 平滑肌肌動蛋白(α-SMA)、肌球蛋白重鏈(MHC)等表達陽性,細胞純度達 95% 以上,無微生物污染,保障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科研應用價值:在血管平滑肌細胞功能研究中,A10 細胞在受到血管緊張素 Ⅱ 刺激時,會出現明顯的增殖和遷移反應,可模擬體內血管平滑肌細胞的病理生理變化,為解析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調控機制提供了理想模型。藥物篩選方面,該細胞對多種血管相關藥物反應敏感,經藥物處理后,其增殖活性會隨藥物濃度變化而改變,可用于評估新藥物對血管平滑肌細胞的作用效果。在血管疾病發病機制研究中,該細胞可用于探究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疾病中血管平滑肌細胞的表型轉化過程,為揭示疾病的發生發展機制提供有力支持。此外,將 A10 細胞與血管內皮細胞共培養,可構建體外血管模型,用于研究血管壁的相互作用及血管穩態的維持機制。
培養與保存規范:培養需使用含 20% 胎牛血清的 DMEM 培養基,添加抗生素以預防污染。培養環境為 37℃、5% CO?的恒溫培養箱,濕度保持在 95% 左右。培養基應每周更換 2-3 次,確保營養充足。傳代時,先吸去舊培養基,用 PBS 清洗細胞 2 次,加入消化液,37℃孵育 3-5 分鐘,待細胞形態變圓、間隙增大后,加入含血清的培養基終止消化,輕輕吹打制成細胞懸液,按 1:3-1:5 的比例接種到新的培養瓶中。凍存時,選用含 20% 胎牛血清和 10% DMSO 的 DMEM 培養基作為凍存液,將細胞濃度調整為 1×10?-5×10?個 /ml,分裝到凍存管后,經程序降溫盒梯度降溫至 - 80℃,次日轉入液氮長期保存。復蘇時,將凍存管從液氮中取出,迅速放入 37℃水浴中融化,離心去除凍存液后,接種到含新鮮培養基的培養瓶中,24 小時后更換培養基。
A10 大鼠主動脈血管平滑肌細胞系以其穩定的生物學特性和廣泛的應用場景,在血管疾病基礎研究和藥物研發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推動血管相關領域的研究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詳細信息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