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產品
暫無信息 |
飯店可燃氣體報警器是“擺設”?
近日一次強制檢定,*24臺,在12臺現場整改合格基礎上,總合格率也僅67%;記者走訪,回答多是“不知道”“看不到”——
近日,大連灣的輸油管道因作業方操作失當發生爆炸,震驚全國。因可燃物尤其是可燃氣體引發的爆炸,離我們有多遠?市計量所對市區7家燃氣站可燃性氣體報警器進行強制檢定,結果不容樂觀。*24臺可燃性氣體報警器,在12臺現場整改合格的基礎上,總合格率也僅有67%。
模擬漏氣
不少報警器成“瞎子”
“我們是在模擬漏氣的情況下,對報警器進行檢定,測試其是否在正常工作狀態。”昨天上午,市計量所實驗室內有關科室負責人介紹。
工作人員為記者演示檢測過程:軟管將氣瓶接到報警器上,觀測報警器顯示器的讀數,是否與標準氣瓶濃度相同。
“我們共檢測三個濃度點,10%、40%和60%。檢測結果表明,不少報警器并未正常工作,尤其是濃度60%標準氣體檢測時,誤差竟然達到30%—100%。而根據有關標準,正常狀態下,誤差值應在±5%內。”
在其提供的檢定報告上,楊廟氣站,50%標準氣體結果只檢測為35%;在火車站一家氣站,50%濃度標準氣體,一臺報警器顯示100%,另一個報警器干脆不顯示度數。
另一家氣站,共配備了12臺報警器,但在中控室竟然看不到現場傳感器工作狀態。經現場檢查,原來沒有按照技術標準安裝。
“如果可燃氣體含量達到20%,報警器就開始報警;如果達到50%,就是高危狀態,一個火星可引發爆炸,人員必須緊急疏散。”
有關人士介紹說,如果顯示值大于實際值,產生的危害性倒是不大;但如果顯示值小于實際值,可能導致工作人員身處高危環境卻渾然不知。
為何“閉眼”
成本較高未及時更換
為什么報警器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因為探頭中傳感器感受不到空氣中可燃氣濃度。
據了解,探頭共分為放塵罩、固定件、傳感器、密封圈四部分。由于與空氣接觸的放塵罩容易被堵塞,導致內部傳感器感受不到可燃氣體濃度,自然就無法顯示濃度。
“如果在實驗室內,使用5-10年都沒有問題。”有關人士介紹,“但如果在公共場合使用,尤其是在賓館飯店廚房內,由于灰塵和油煙容易堵塞放塵罩,正常使用一年,就需要檢定或者更換零件。”
記者注意到,放塵罩外表有一層網孔很小的過濾網,網孔小得幾乎看不出來。另據介紹,本次檢定的24臺報警器,其中有幾臺居然是2006年安裝的,一直沒有更換檢定。
“2007年,市計量所曾對一批液化氣站進行監督檢定,合格率只有15%。”有關人士介紹,“當時,很多鄉鎮氣站報警器質量很差,泰安、沙頭、槐泗幾個氣站幾乎全軍覆沒,沒有一個報警器是合格的。”
很多氣站沒有更換報警器,也因為成本較高。一條線路報警器(5個探頭),重新更換要上萬元;即便是更換一個探頭,也需要2000元以上。“如果按照要求,兩年更換一個探頭,每年使用成本達到千元。”
根據市統一部署,市計量所近期將對市區使用天然氣的賓館和飯店報警器進行檢定。根據有關部門的統一要求,使用管道天然氣的單位必須安裝報警器,市區約有200家賓館飯店廚房安裝。
記者調查
很多單位對它很陌生
市區各大賓館飯店報警器使用狀況如何?記者昨天走訪發現,不少飯店工作人員對報警器很陌生,報警器是否在正常工作也不是很清楚。
在市區天虹大酒店,記者表明采訪意圖,接待人員將記者帶到餐廳部前臺,后帶到廚房,師傅們都忙著做菜,稱不了解報警器情況。
后來,辦公室負責人將記者介紹到“消防控制室”,里面布滿了各種儀器和記者看不懂的燈和線,一位老師傅坐在里面抽煙。任憑記者問什么,師傅都只說三個字:“不知道。”
在大五酒店,工程部部長告訴記者,他們2008年開始使用天然氣,那時起就自愿安裝了可燃氣體報警器。當記者提出要看看時,這位人士介紹說,報警器安裝在廚房煤氣總表處,燃氣公司安裝好后就鎖起來了,他們都看不到。每個月,煤氣公司的人都會來抄表,順便檢查報警器,有什么問題會找他們反映的。“從安裝到現在,還沒出現什么不良狀況,也沒有更換過。”
市區舒雅酒店,前臺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報警器安裝一年多以來,沒出現過什么問題。燃氣公司有人來檢查,有情況就會通知他們維修或者更換。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通知他們更換報警器探頭。
另據市民孫反映,他所在的單位也安裝有報警器。報警器整天響聲很大,大家都覺得很煩,就將報警器關掉不用了。
使用不難
報警器顯示1-2格刻度
“報警器沒有報警,不一定是好事,也可能是停止工作了。”市計量所有關人士介紹,“報警器使用超過一年時間,很容易被堵塞。”
“也有不少企業相對重視報警器質量,比如說大連化工,報警器每年都要跟蹤檢定,揚農集團包括一些油庫也是如此。”這位人士介紹,希望使用企業重視報警器工作狀態。畢竟,在使用可燃氣體時,總會有點泄漏。一般情況下,報警器會有1-2個刻度的顯示值。使用企業可以根據這個辦法,大致判斷報警器是否工作。通訊員孫少健
見習記者 王衛 記者 嵇尚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