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產品
暫無信息 |
環境監測走航車在綿陽“上崗” 可查找污染源
對于污染源排放的監測有兩種方法,一是監督性監測,二是研究性監測。治理大氣污染源的方法有電站鍋爐煙氣排放控制、工業鍋爐及爐窯煙氣排放控制、典型有毒有害工業廢氣凈化、機動車尾氣排放控制等。
2日,記者從綿陽市環保局獲悉,為更好地監測空氣質量,綿陽市斥資引進環境監測走航車,通過對重要路段的雷達掃描,查找污染源,可隨時移動快速發現空氣污染并及時處置,為綿陽市推進大氣治污提供技術支撐,讓污染排放源無處遁形。
雷達掃描:掌握污染源分布
2日,記者在綿陽市環保局看到,這輛環境監測走航車,外觀上與正常的面包車差不多,車頂部安裝有形狀不一樣的“耳朵”和“眼睛”,那是空氣檢測雷達及攝像機等,車內裝著它的“大腦”,設備眾多,還有顯示屏,工作人員在車里可即時了解當下監測數據和進行分析報告。監測人員既可隨車同行,也可在辦公室電腦端甚至子機的手機上下載相關軟件,指揮這臺車內的設備運行,接收相關數據。
“這輛環境監測走航車利用激光雷達監測高空空氣質量,實時監測空氣中PM2.5、PM10等細微顆粒物的含量,并及時呈現數據。車載激光雷達可以定點垂直監測、定點水平監測以及走航監測。”綿陽市環境監測中心站自動監測室主任龍平介紹說,垂直方向遠可以監測到5公里的高空,水平方向能對半徑5公里范圍內進行監測,利用車載,激光雷達可以便捷地移動到各處查找污染源。
科技治污:發現污染立即出擊
監測中,記者在車內的監視器上看到,污染程度由不同的顏色進行標示。藍色代表無污染,紅色說明這里污染嚴重。“針對不同的天氣狀況,我們將隨時組織走航,對區域污染源的分布情況基本掌握,依據現場走航的結果,終形成分析報告,為我市的治污提供科學依據。”綿陽市環保局大氣科科長高峰說。
走航監測,可評估大區域范圍內顆粒物濃度分布,實現邊走邊測,既能說清污染成因、污染來源、污染趨勢,也能及時發現污染源、定位污染源。目前,我市正在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將對重要路段、建筑工地等周邊進行走航監測。依照掃描結果,對大氣污染治理措施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撐,開展針對性治理,有效改善環境監測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