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曼光譜的前言
閱讀:597 發布時間:2019-10-23
1928年,印度物理學家C. V. Raman發現光通過透明溶液時,有一-部分光被散射,其頻率與入射光不同,為,頻率位移與發生散射的分子結構有關。這種散射稱為拉曼散射,頻率位移稱為拉曼位移。由紅外光譜 及拉曼光譜可以獲得分子結構的直接信息,儀器分辨率高。采用顯微測定等手段可以進行非破壞、原位測定以及時間分辨測定等。
由拉曼光譜可以獲得有機化合物的各種結構信息:
1)同種分子的非極性鍵S-S, C=C, N=N, C=C產生強拉曼
譜帶,隨單鍵-→雙鍵→三鍵譜帶強度增加。
2)紅外光譜中,由C=N, C=S,S-H伸縮振動產生的譜帶一一
般較弱或強度可變,而在拉曼光譜中則是強譜帶。
3)環狀化合物的對稱呼吸振動常常是拉曼譜帶。
4)在拉曼光譜中,X=Y=Z, C=N=C, O=C=O這類鍵的對稱
伸縮振動是強譜帶,反這類鍵的對稱伸縮振動是弱譜帶。
紅外光譜與此相反。
5) C-C伸縮振動在拉曼光譜中是強譜帶。
6)醇和烷烴的拉曼光譜是相似的: I. C-O鍵與C-C鍵的力常數
或鍵的強度沒有很大差別。II. 羥基和甲基的質量僅相差2
單位。II. 與C-H和N-H譜帶比較,O-H拉曼譜帶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