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凱嗜水氣單胞菌顯色培養基的使用方法如下:
稱取適量的嗜水氣單胞菌顯色培養基,一般按照產品說明書的要求進行稱量。例如,若配制 1000mL 培養基,可能需稱取 30 - 40g 左右的培養基干粉(具體以產品說明書為準)。
將稱好的培養基加入到適量的蒸餾水中,攪拌均勻,確保培養基干粉完quan溶解。可使用磁力攪拌器或玻璃棒進行攪拌。
加熱溶解培養基,可采用電爐或微波爐等進行加熱。加熱過程中要不斷攪拌,防止培養基焦糊。加熱至培養基完quan沸騰,持續 1 - 2 分鐘,使培養基充分溶解并達到滅菌狀態。
待培養基冷卻至 50 - 55℃左右時,輕輕搖勻,避免產生氣泡。
取適量的待檢樣本,如食品樣品的稀釋液、水樣等。對于食品樣品,通常需先進行均質處理,然后根據預估的菌量進行適當倍數的稀釋,如 10 倍、100 倍等稀釋。
用無菌吸管或移液器吸取適量的稀釋樣本,均勻涂布或傾注于已準備好的嗜水氣單胞菌顯色培養基平板上。若采用涂布法,需使用無菌涂布棒將樣本均勻涂布在培養基表面;若采用傾注法,需將樣本加入平板后,再倒入適量培養基,輕輕搖勻,使樣本與培養基充分混合。
將接種后的培養基平板置于適宜的溫度下培養,一般為 35 - 37℃,培養 18 - 24 小時。培養過程中要注意保持培養環境的濕度和氧氣供應,可將平板放置于恒溫培養箱中,并確保培養箱內的濕度適宜。
培養結束后,觀察平板上菌落的顏色和形態。嗜水氣單胞菌在該顯色培養基上通常會形成特定顏色的菌落,如藍綠色或綠色菌落(具體顏色以產品說明書為準)。
注意觀察菌落的大小、邊緣、質地等特征。嗜水氣單胞菌的菌落一般為圓形,邊緣整齊,表面光滑濕潤。
根據平板上菌落的特征和數量,結合樣本的稀釋倍數,計算出樣本中嗜水氣單胞菌的含量。例如,若在 100 倍稀釋的樣本平板上長出了 50 個典型的嗜水氣單胞菌菌落,則樣本中的嗜水氣單胞菌含量為 50×100 = 5000CFU/mL(CFU 為菌落形成單位)。
使用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要求進行,避免雜菌污染影響檢測結果。同時,不同批次的培養基可能在顏色、成分比例等方面略有差異,使用時應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并參考相關的標準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