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體植物逆境研究應用培訓 | 蘭州大學
NMT作為生命科學底層核心技術,是建立活體創新科研平臺的*技術。2005年~2020年,NMT已扎根中國15年。2020年,中國NMT銷往瑞士蘇黎世大學,正式打開歐洲市場。
2020年6月24日,由中關村NMT產業聯盟組織的非損傷微測技術(Non-invasive Micro-test Technology, NMT)活體植物逆境研究應用培訓,將在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舉行。
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主講內容
非損傷微測技術(Non-invasive Micro-test Technology, NMT)是生命科學的底層技術,常用于功能基因驗證、信號轉導、活體組織/細胞微環境變化、植物逆境及營養研究,通過檢測活體生物組織/細胞與內/外環境間O2/H2O2/Ca2+/Cd2+/Na+/K+/N交換量的實時變化,揭示:
COLD1等位基因賦予水稻的耐寒新機制
CBL激酶提升植物抗鹽耐寒能力的生理證據
OsHAK5調節IAA運輸調控水稻株型的生理機制
HvAKT2和HvHAK1提升植物耐旱能力的生理機制
mlo5/9突變體花粉管無法識別胚珠的擴散信號的鈣信號機制
.......
培訓內容:NMT理論應用培訓、操作演示
時間:2020年6月24日 星期三 9:00~12:00
地點:蘭州大學本部校區逸夫生物樓505室
劉蘊琦
中關村NMT產業聯盟秘書長
NMT標準化委員會副主任
與現代NMT發明人許越團隊,共同籌備并成立了中關村NMT產業聯盟,是非損傷微測技術在科研應用及產業化領域的資深專家。
非損傷微測技術目前可檢測的指標有:H+、Ca2+、Na+、K+、Cl-、Mg2+、Cd2+、Cu2+、Pb2+、NH4+、NO3-、O2、H2O2、I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