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回顧】MP萬建民院士:無損“電生理“Ca2+流作為膜通道功能
基本信息
主題:無損"電生理"Ca2+流作為膜通道功能核心驗證手段 為揭示CNGC9通道調控水稻低溫響應機制提供證據(jù)
期刊:Molecular Plant
影響因子:12.084
研究使用平臺:NMT溫度脅迫創(chuàng)新科研平臺
標題: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and Phosphorylation of OsCNGC9 Confer Enhanced Chilling Tolerance in Rice
作者:萬建民(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南京農業(yè)大學)、王家昌(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南京農業(yè)大學)、任玉龍(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劉喜(南京農業(yè)大學)
檢測離子/分子指標
Ca2+
檢測樣品
水稻根,距根尖500 μm根表上的點
離子/分子流實驗處理
研究利用非損傷微測技術(NMT)檢測水稻根系Ca2+流速,研究OsCNGC9是否能夠在體內介導Ca2+內流來響應低溫脅迫。在低溫脅迫下,WT根系和cds1互補株系均有較強且快速的胞外Ca2+內流。相比之下,cds1在相同條件下未表現(xiàn)出明顯的胞外Ca2+內流(圖1A)。另外研究還觀察到,WT或pGOsCNGC9與cds1之間低溫脅迫的平均最大Ca2+內流量差異顯著(圖1B)。
與Kitaake相比,OsCNGC9-OE轉基因株系在對冷激的響應中表現(xiàn)出更強的細胞外Ca2+內流(圖2)。
圖1. OsCNGC9是低溫誘導的Ca2+內流所必需的。藍色背景表示低溫處理持續(xù)的時間。負值代表Ca2+內流。
圖2. OsCNGC9的過表達能提高水稻中低溫誘導的Ca2+內流。負值代表Ca2+內流。
Ca2+流速測定結果顯示,低溫處理后,Nipponbare而非OsSAPK8敲除突變體的根細胞表現(xiàn)出更明顯的Ca2+內流(圖3)。
OsSAPK8-GFP過表達植物的根細胞與Nipponbare根細胞相比,在冷激脅迫下表現(xiàn)出更強的Ca2+內流(圖4)。
圖3. OsSAPK8基因敲除突變體由低溫誘導的Ca2+內流的狀態(tài)。負值代表Ca2+內流。
圖4. OsSAPK8過表達對低溫誘導的Ca2+內流有正調控作用。負值代表Ca2+內流。
與Kitaake相比,OsDREB1A-KO植物在應對冷脅迫時胞外Ca2+流速較弱(圖5)。
圖5. 比較Kitaake和OsDREB1A-KO在低溫脅迫下根中Ca2+的內流速率。負值代表Ca2+內流。
其他實驗結果
OsCNGC9是一個積極的低溫耐受性調節(jié)器。
OsCNGC9與OsSAPK8在體內發(fā)生物理相互作用。
OsCNGC9是OsSAPK8真正的底物。
OsSAPK8對OsCNGC9的磷酸化增強了OsCNGC9通道對低溫脅迫的反應活性。
OsCNGC9的Ser-645是OsSAPK8對水稻耐寒性反應的一個主要磷酸化位點。
OsSAPK8對OsCNGC9的Ser-645的磷酸化對增強水稻的耐寒性起著積極作用。
Ser-645的磷酸化狀態(tài)正向調節(jié)OsCNGC9的鈣通道活性。
OsSAPK8參與了水稻耐寒性和低溫誘導的Ca2+內流的調控。
OsSAPK8介導的OsCNGC9的磷酸化在水稻耐寒性中起重要作用。
低溫刺激通過OsDREB1A依賴性途徑促進OsCNGC9的表達。
低溫脅迫后,環(huán)核苷酸門控通道OsCNGC9被SnRK2蛋白激酶OsSAPK8磷酸化并激活,引發(fā)細胞鈣水平升高,進而激活水稻低溫脅迫相關基因的表達,增強水稻耐寒能力。
測試液
0.1 mM KCl, 0.1 mM CaCl2, 0.5 mM NaCl, 0.3 mM MES, 0.2 mM Na2SO4, pH 6.0
關鍵詞:OsCNGC9;OsSAPK8;OsDREB1A;冷信號轉導;耐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