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西門子數字量輸入模塊6ES7521-7EH00-0AB0 對于工程建設項目而言,建設單位處于主導核心地位,設計單位則處于地位。設計單位能不能正確地貫徹執行國家經濟建設的方針政策和有關強制性技術標準,落實節能和環保措施,做出優秀的設計,不僅影響工程投資、建設速度和質量,也將長久地影響到投產和交付使用后的綜合效益。
對于特高壓±8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這樣突破性的創新項目,給電力設計帶來的挑戰也不同于以往。“以前做設計,我們可以去國外考察,看實物,引進、消化、吸收。可是,做特高壓直流設計,國外不但沒有,而且在電工界,還被*這是辦不到、不敢想的事。”中國能建旗下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李寶金說。
考慮到特高壓技術在國內外均處于研究和試驗階段,沒有相應的設計標準,也沒有成功的運行經驗可以借鑒,為了完成特高壓工程設計這項艱巨的任務,統一設計標準和提高設計效率,中電工程及時成立了特高壓工作小組、特高壓工作組和特高壓專家組,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實踐和綜合管理優勢,從全國六大區域設計院抽調專家、骨干力量,將中國優秀的電力設計力量融合為一個整體,投入到特高壓工程設計攻關中。
李寶金告訴《國資報告》記者,從2005年到2014年的10年間,中電工程總共集中了約150人到總部集中工作,為特高壓工程的順利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應該說,以往在遇到一些要求高任務重的特殊工作時,也采用過集中攻關模式,但基本上是一次性的臨時集中,像這樣長期連續穩定的集中攻關模式,應該說是集團公司有史以來的次。”
同時,為了應對超常態的工作任務,在項目管理中,中電工程特高壓設計工作創造性地采用設計、科研、設備研制同步推進的模式,設計單位與國內高校、科研院所、設備研制單位通力協作,邊研究、邊設計、邊攻關,對于每一個關鍵環節進行反復地溝通與確認,有序推動特高壓技術穩步前進,形成“設計理念先行”“科研設備同步”“成果驗證設計”的循環工作模式,高效推動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不斷走向成熟,將中國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推向優秀地位。“反復迭代,高強度地進行聯合攻關,是我們設計工作的一大特色。”李寶金說。
2010年6月,云廣示范工程雙極投產,2010年7月,向上示范工程雙極投產。截至目前,中國能建全部參與的我國已建成的12個特高壓直流工程,輸送總容量9360萬千瓦,輸送電量中清潔能源占比超過80%,每年可減少東中部地區標煤消耗1.7億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5億噸。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成為“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主要輸電通道。
“從無到有,實現了一次非常艱難的跨越。”梁政平說。在他看來,中國能建在設計技術方面取得的突破,不僅為工程應用作出了重要貢獻,還全面掌握了這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特高壓輸電設計技術。
創新感悟
如今,特高壓±800千伏直流輸電項目的經濟社會效益已經開始顯現。云廣、向上示范工程一直安全穩定運行,至2016年12月輸送清潔水電3092億千瓦時,分別約為廣州、上海2015年用電量的4倍和2倍,有效支撐了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能源電力供應。相關專家表示,該項目實現了我國西部、北部大型能源基地、尤其是清潔能源的遠距離高效送出,滿足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協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需求,成為落實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重要技術手段。
在技術攻關過程中,中國能建開創的目標導向西門子數字量輸入模塊6ES7521-7EH00-0AB0、協同攻關、開放共享的工程設計組織管理模式,也具有重要示范意義。
李寶金告訴記者,這種管理模式的具體運作機制是:一是集中設計,強化組織工作。中電工程從各設計院抽調技術骨干到北京集中,重點研究設計階段需要克服的技術難關,完成業主下達的科研課題和新增的設計專題研究項目,開展高壓工程設計的總體方面工作。同時,在工程設計各重要階段組織各院特高壓設計人員開展集中設計、集中審核、集中修改等工作,確保特高壓工程工作全面、高質、按期完成。二是總體協調,落實質量保證措施。按照業主特高壓工作總體計劃,中電工程統一制定工作大綱,確定設計組織及設計分工、主要技術原則和技術問題、設計文件的編制內容深度和工期進度要求,確保設計質量。三是過程控制,完善技術支持系統。中電工程除加強事前指導外,還著重于全過程的管理,組織技術專家對選線、選站、技術專題,各工程技術方案,工程量和造價指標等進行中間檢查、內部評審綜合評審及分步評審,在全過程中予以技術支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