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約我國智能導熱油流量計生產企業創新
閱讀:369 發布時間:2018-12-8
有關國內生產企業導熱油流量計創新能力不強的問題,也不是因為此項評比誕生而出現的。早在若干年前,類似的討論就已經頻繁出現了。但是,卻一直沒有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更沒有得到企業的呼應。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所以在創新方面落后于其他國家,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創新的氛圍。以智能渦街流量計生產企業為例,在大中型汽車模具企業中,有研發活動的企業不足數量的30%,而研發支出占銷售收入的比重則不到5%。相反,卻沒有一家企業不安排業務招待費,業務招待費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也不是國家規定的千分之七,而實際都超過了3%。如何將流量儀表的科研成果轉化成現實生產力,不僅需要企業和科研人員去認真研究,也需要有關方面拿出更多的鼓勵和促進政策。我國導熱油流量計產業經濟要轉型,結構要優化,沒有創新是難以達到目的。這一點,不僅需要智能渦街流量計生產企業引起重視,更應當引起政府的警覺。即便實現轉化的,后續跟蹤和協調也跟不上。這其中,研究機構與資本相脫節,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研究成果不能迅速轉化成現實生產力,不僅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而且嚴重挫傷了科研人員的創新積極性。制約我國導熱油流量計生產企業創新、影響中國創新步伐的重要原因,就是科研成果轉化工作嚴重滯后,研究歸研究、生產歸生產現象十分嚴重,導致很多科研成果很難真正轉化成現實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