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恩士圖像識別傳感器的工作原理介紹
閱讀:1537 發布時間:2022-7-8
圖像識別是人工智能的一個重要領域,是指利用計算機對圖像進行處理、分析和理解,以識別各種不同模式的目標和對像的技術,并對質量不佳的圖像進行一系列的增強與重建技術手段,從而有效改善圖像質量。
將相機、照明、控制器融為一體的基恩士圖像識別傳感器。以圖像的“面”捕捉大范圍,即使目標物的位置偏移也可穩定檢測。還具備根據安裝環境、由AI對工件自動進行理想穩定識別的機型。并支持大視野范圍內OK/NG的判斷。
圖像識別傳感器可使用相機拍攝到的圖像辨別目標物的有無或差異。與圖像檢測“系統”不同,相機/照明/控制器自成一體,構成和操作十分簡單。與其他通用傳感器的區別在于1臺傳感器可實現多種功能,還可集中檢測多點,并采用以圖像“面”進行廣泛捕捉的原理,即使目標物動作不固定,也可進行檢測。
傳感器頭(相機)拍攝的圖像穿過鏡頭后,通過光接收元件(主要為CMOS)被轉換為電信號。然后,根據該光接收元件像素數中分配的明暗和濃淡信息,辨別目標物的亮度和形狀。
光接收元件為彩色型。由于與采用黑白兩極灰度級進行識別的黑白型不同,是將接收的光信息分析為三原色(RGB)后識別各自的灰度級,因此即使是濃淡差異較少的顏色,也可進行辨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