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烴水露點儀科普知識大全
閱讀:2424 發布時間:2021-12-1
液烴在管道內冷凝會產生兩相流而影響管輸計量的準確性,并加大管道阻力,造成安全隱患,同時也會影響燃氣透平的操作,對壓縮機組的運行造成不良影響。因此,要求天然氣輸配系統必須保證在高于管輸天然氣烴露點的條件下運行。那么規定合理的烴露點指標并準確地進行測定就顯得尤為重要。為此,討論了測定商品天然氣烴露點的兩種方法:冷卻鏡面法和氣相色譜法,認為后者才是當前發展的方向;并指出商品天然氣烴露點指標僅取決于管道的操作條件及運行環境,且只有建立了準確的測定方法后才有可能確定。
天然氣烴水露點儀可以在-100℃~+20℃的范圍內快速準確地測量天然氣的濕度。系統可全自動自校準程序,傳感器定期暴露于標準氣中進行重校準,這一功能保證該系統在現場天然氣水分測量中數據準確,運行可靠持久。
天然氣烴水露點儀原理與結構:內芯為一高純鋁棒,表面氧化成氧化鋁薄膜,其外涂一層多空的金膜,該金膜與內芯之間形成電容,由于氧化鋁薄膜的吸水特性,當水蒸汽分子被吸入其中時,導致電容值發生變化,檢測并放大該電容信號即可得到濕度大小。
天然氣從地下出來后富含水汽,該水汽需再次去出以防管道被腐蝕、水汽凝聚在管道中結冰以降低傳輸費用和確保管道傳輸天然氣的質量穩定。一般情況下,水汽的去除是通過三乙烯基乙二醇--該介質為吸濕物質,同時也吸收其他污染物。濕乙二醇通過蒸餾和再循環再生,該方式費用昂貴,所以當氣體中水分含量達不到傳輸和使用的要求時需對這個處理過程進行優化。優化干燥過程要求對氣體的水分含量進行連續測量。在美國,天然氣傳輸和使用時水分含量標準為每百萬標準立方英尺含水7磅,對應于露點溫度為-39℃(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