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檢驗實驗室的空間設計原則
(一)空間分配總原則
空間分配總原則是讓工作人員感到舒適,又不產生浪費,綜合考慮工作人員的數量、分析方法和儀器的大小等因素。符合生物管理和醫院感染管理等相關要求,將有效空間作“三流三區”劃分,三區分為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三流分為病人流(樣本流)、醫務人員流(工作人員流)和污物流。人流物流合理,做到不交叉感染,設有實驗室門禁管理制度,僅限于工作人員進出。
(二)布局流程合理
PCR醫學實驗室在總體設計上,必須重視和優化布局流程。布局流程合理必須充分體現下述原則:
1、短路徑原則
實驗室設計時必須考慮路徑短,即讓工作人員走短的路,做多的工作,只有如此才能體現功效da化。同時,實驗室的路徑設計還應充分考慮病人的方便,大限度地體現對病人的“一站式”醫學檢驗服務。
2、污染梯度原則
實驗室設計時應考慮各實驗單元的風險度,污染程度越輕的實驗單元應越靠近清潔區域;污染程度越重的實驗單元應越遠離清潔區域。
(三)潔污路線清楚
實驗室設計時必須先考慮并確定污物通道。然后根據既定的污物通道設計各實驗單元和人流物流通道。要做到:
1、人流物流分道設計。
2、病人和工作人員分道設計。
3、清潔物品和污染物品分道設計。
4、污物通道應大限度避開公共通道和實驗室的清潔區。
5、污物通道要靠近污物電梯。
(四)預留發展空間
PCR醫學實驗室在總體設計上,必須重視發展空間的預留。
1、必須充分考慮醫學檢驗的發展速度和新項目的開展。
2、必須充分考慮新的大型設備的添置和原有設備的更新。
3、必須充分考慮相鄰設備間的電磁干擾。
4、實驗室應預留大型設備進出的設備通道。
5、為殘疾人考慮,工作區應適于殘疾者的進出和工作。
(五)合理利用面積
PCR醫學實驗室在總體設計上和各功能單元的具體設計上,應做到:
1、各功能單元的使用面積,必須符合相關要求。
2、擁擠的實驗室是生物的重大隱患。
3、合理利用有效面積,大限度地減少無效面積。
4、應盡量避免設備的擁擠,又有效避免過多冗余。
(六)確保工作
PCR醫學實驗室在總體設計上和各功能單元的具體設計上,必須把放在*。實驗室包括:
1、生物
(1)實驗室在送排風設計上應做到:始終保持實驗室應有的壓力梯度和氣流走向。
(2)實驗室應設計安裝緊急噴淋設備,并在關鍵實驗區域(實驗室防護區)安裝洗眼裝置。
(3)實驗室洗手池應安裝非手觸式洗手裝置。
(4)實驗室應有污物消毒、滅菌和存放的空間。
2、醫療
(1)實驗室采血處應與實驗區域有明確的物理隔斷,避免在實驗室污染區采集血液樣本。
(2)實驗室采血處應有緊急出口,以便于在病人暈針時及時采取救治措施。
3、消防
PCR醫學實驗室在總體設計上和各功能單元的具體設計上,其設計圖紙應符合消防要求或經消防部門審核批準。
(1)實驗室通道的設計不得出現盲端。
(2)實驗室必須設計應急通道和出口,應急通道和出口必須保持暢通,不得和其他功能單元混用。
(3)應急通道和出口必須有明確標識并明確逃生方向。
4、環保
PCR醫學實驗室在總體設計上和各功能單元的具體設計上,其功能設計應符合環保要求或經環保部門審核批準。
(1)實驗室污染氣體應經空氣過濾器(HEPA)過濾后方能排入自然空間。
(2)實驗室的污染廢棄物須經高壓蒸汽滅菌器滅菌或經化學消毒劑浸泡后方能離開實驗室。
(3)實驗室的廢水須經消毒處理并經環保部門檢測合格后方能排入排水管網。
(4)實驗室的一切工作和物品均不能對環境構成任何潛在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