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P蓄電池6FM-38 12V38AH/20HR購買渠道
OTP蓄電池6FM-38 12V38AH/20HR購買渠道
OTP蓄電池6FM-38 12V38AH/20HR購買渠道
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VRLAB)伴隨進口的國外電信設備一起進入中國市場已有約十年歷史了,而今中國大陸及各地遍布VRLAB的生產廠家。
·然而,在實際應用當中,VRLAB不斷出現新的問題,特別是VRLAB的使用壽命及安全可靠性始終是用戶和廠家關注的焦點。筆者長期從事蓄電池的推廣、銷售、技術服務工作,現提出幾點不成熟的想法僅供與蓄電池相關行業的技術人員及用戶參考。 1VRLAB歷史
UPS不間斷電源行業分類
UPS按工作原理分成后備式、在線式與在線互動式三大類。
其中,我的是后備式UPS,它具備了自動穩壓、斷電保護等UPS基礎也重要的功能,雖然一般有10ms左右的轉換時間,但由于結構簡單而具有價格便宜,可靠性高等優點,因此廣泛應用于微機、外設、POS機等領域。
后備式UPS電源又分為后備式正弦波輸出UPS電源和后備式方波輸出UPS電源。
后備式正弦波輸出UPS電源:單機輸出可做到0.25KW~2KW,當市電在170V~264V間變化時,向用戶提供經調壓器處理的市電;當市電超出170V~264V范圍時,才由UPS提供高質量的正弦波電源。
后備式方波輸出UPS電源:與后備式正弦波輸出UPS電源不同的只是為用戶提供50Hz方波電源。
在線式UPS結構較復雜,但性能完善,能解決所有電源問題,如四通PS系列,其顯著特點是能夠持續零中斷地輸出純凈正弦波交流電,能夠解決尖峰、浪涌、頻率漂移等全部的電源問題;由于需要較大的投資,通常應用在關鍵設備與網絡中心等對電力要求苛刻的環境中。
·1982年,VRLAB誕生(其實初的堿性可充電電池等,早已具有閥控式功能);1985年,美國GNB公司(現為Exide公司收購)開發、研制出大容量VRLAB,由于其免維護(不加電池水)、安全性好(無外逸氣體)及緊湊設計(相對傳統滿液式開口電池,占地空間少),立刻受到電信行業的歡迎(電信行業的現代化電子設備對環境要求較高,而VRLAB可與電信設備同處一室)。
·1995年,美國“費城科技”(PhiladephiaScientific)發表研究報告,建立了以電池水損失為VRLAB壽命的判定依據,即當VRLAB內10%的水分散失后,使電池實際容量降至額定容量的80%以下時,稱電池的使用壽命已到期。
·許多廠家接受了此標準,并根據此標準制造電池,加酸、加水及密封,以期達到20年設計壽命。
·然而1995~1996年,歐美各國
· 1997年在布達佩斯(Budpest)電聯會議上(TelesconConference)才發現VRLAB的電化學設計上有缺陷。電池失效問題很多是由于負極板自放電效應造成的。同樣,雖然氧氣的循環復合可不必加電池水,但會引起自放電效應及容量下降,早期的VRLAB容量甚至降到65%Ce以下。
·1998年之后,針對上述設計缺陷,許多廠家開發出了閥蓋上加鈀催化劑的新型VRLAB。
·2000年,新型的添加催化劑金屬鈀的VRLAB大量問世,它改進了密封工藝,強化了殼蓋設計,力圖解決VRLAB負極板自放電,這一縮短電池壽命的根本缺陷。
儲能式發電機
電動自行車的充電電池便是一種儲能器。但充電電池的容量太小也太重,用在風力發電上顯然不行。
事實是如此大容量的儲能器還不能普及,甚至還沒有實用的產品可以使用,能夠儲能的裝置,不是價格昂貴,就是體積。筆者曾經試圖用液壓蓄能器的方式解決儲能問題,結果一計算,發現一個100kW·h的儲能器占地要75~100m2,并且挖地15m。期間還使用了一些專門設計的液壓元件。由此可見,氣-液式蓄能器無法承擔大容量的電力儲存的問題。
近筆者嘗試計算了另外一種儲能裝置,一臺標稱儲能量為1MW·h的儲能式發電機,算出的結果是大時儲量達到1228.9kW·h,小為822kW·h,即可調范圍為400kW·h,包括發電機在內的整個儲能式發電機質量大約為80t,其中儲能部分為62t,其余為發電機部分和基礎輔助部分,外形尺寸大約是長3m、寬3m、高3m。對于中、小型的風力發電機,其實有100kW·h以下的儲量也就夠了,因為它可以大大減緩發電的波動問題,而這樣的儲能式發電機也就20t左右,可以安裝在水平軸螺旋槳式風力機的塔架上或垂直軸風力機的機座上,取代雙饋異步發電機。
·2國內VRLAB使用情況一些實例
·VRLAB失效或電池壽命提前終止(不到20年設計壽命或十年設計壽命)有多種原因。
·相對開口電池而言,VRLAB的理論要點主要有:
·1)陰極吸收式電池(因此負極板比正極板多一塊,易于吸收氧氣);
·2)閥控式電池(內部壓力由特制安全閥控制,易于氣體復合);
·3)密封式電池(特殊材料外殼,特別密封,因而水分不會逸出);
·4)H+抑制式電池(特制負極板,使得H離子不會析出或少析出,不會變成H2逸出)。
數據中心是信息社會的關鍵基礎設施,是ICT技術的核心載體。ICT技術發展帶來的個人信息消費的增加與企業及各種機構的信息化建設和改造催生了巨量的數據中心建設需求。據ICTresearch預測,2012年至2020年間,中國數據中心的數量將從4萬個增至8萬個,從1000萬m2增長至3000萬m2。數據中心的大規模建設進一步加大了市場對于UPS的需求。然而,現在的UPS真的能適應數據中心的發展,尤其是未來云數據中心的發展嗎?未來的數據中心需要什么樣的UPS呢?
快:快速部署、快速擴容
目前在數據中心的建設方式上,模塊化的理念已逐漸被大家所接受。無論是模塊化數據中心還是集裝箱數據中心,都是這一理念的具體實現,模塊化UPS同樣符合這一理念。如果僅從整體部署速度來看,模塊化UPS和塔式UPS差別并不大,但如果從后期擴容方面看模塊化的優勢就非常明顯。按需擴容的功率模塊、在線熱插拔的擴容,更符合業務快速發展的需要。尤其是對于平均壽命只有3~5年的互聯網企業,誰能早完成部署、早實現擴容,就能早一步贏得用戶、早一步**市場。相比傳統塔式UPS一到兩周的安裝時間,模塊化UPS只需十幾分鐘即可完成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