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領域 | 環保,化工,生物產業,電子/電池,電氣 |
---|
PLC步進順控的狀態轉移圖畫法簡介
1.步進順控概述:
一個控制過程可以分為若干個階段,這些階段稱為狀態或者步。狀態與狀態之間由轉換條件分隔。當相鄰兩狀態之間的轉換條件得到滿足時,就實現狀態轉換。狀態轉移只有一種流向的稱作單流程順控結構。
![]() |
參考價 | 面議 |
更新時間:2023-08-13 21:29:37瀏覽次數:487
聯系我們時請說明是化工儀器網上看到的信息,謝謝!
PLC執行程序的過程分為哪三個階段?
PLC執行程序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即輸入采樣階段、程序執行階段、輸出刷新階段,PLC的掃描工作過程:
(1)輸入采樣階段。在這一階段中,PLC以掃描方式讀入所有輸入端子上的輸入信號,并將各輸入狀態存入對應的輸入映像寄存器中。此時,輸入映像寄存器被刷斷。在程序執行階段和輸出刷新階段中,輸入映像存儲器與外界隔離,其內容保持不變,直至下一個掃描周期的輸入掃描階段,才被重新讀入的輸入信號刷新。可見,PLC在執行程序和處理數據時,不直接使用現場當時的輸入信號,而使用本次采樣時輸入到映像區中的數據。一般來說,輸入信號的寬度要大于一個掃描周期,否則可能造成信號的丟失。
(2)程序執行階段。在執行用戶程序過程中,PLC按照梯形圖程序掃描原則,一般來說,PLC按從左至右、從上到下的步驟逐個執行程序。但遇到程序跳轉指令,則根據跳轉條件是否滿足來決定程序跳轉地址。程序執行過程中,當指令中涉及輸入、輸出狀態時,PLC就從輸入映像寄存器中“讀入"對應輸入端子狀態,從輸出映像寄存器“讀入"對應元件(“軟繼電器")的當前狀態。然后進行相應的運算,運算結果再存入輸出映像寄存器中。對輸出映像寄存器來說,每一個元件(“軟繼電器")的狀態會隨著程序執行過程而變化。
(3)輸出刷新階段。程序執行階段的運算結果被存入輸出映像區,而不送到輸出端口上。在輸出刷新階段,PLC將輸出映像區中的輸出變量送入輸出鎖存器,然后由鎖存器通過輸出模塊產生本周期的控制輸出。如果內部輸出繼電器的狀態為“1",則輸出繼電器觸點閉合,經過輸出端子驅動外部負載。全部輸出設備的狀態要保持一個掃描周期。
@
PLC步進順控的狀態轉移圖畫法簡介
1.步進順控概述:
一個控制過程可以分為若干個階段,這些階段稱為狀態或者步。狀態與狀態之間由轉換條件分隔。當相鄰兩狀態之間的轉換條件得到滿足時,就實現狀態轉換。狀態轉移只有一種流向的稱作單流程順控結構。
2.FX系列PLC的狀態元件
每一個狀態或者步用一個狀態元件表示,S0為初始步,也稱為準備步,表示初始準備是否到位。其它為工作步。
狀態元件是構成狀態轉移圖的基本元素,是可編程控制器的軟元件之一。 FX2N 共有 1000個狀態元件,其分類、編號、數量及用途如表1所示。
表1 FX2N的狀態元件
由于接收塊只能識別數據的標識符,無論哪個CPU發送的數據都要調用SFC69來釋放連接。無組態單向通行方式時:只有在一方編寫程序,如客戶機與服務器之間的訪問模式。只要在客戶機編寫程序即可,無需在服務器編寫程序。
因此客戶機只要調用SFC通行塊就可訪問服務器。組態連接通訊方式:它適用于S7-300/400或S7-400/400之間的通訊,而S7-300/400通訊時,S7-300只能用作服務器,此時S7-400作為客戶機對S7-300進行讀寫操作。
試設計一個照明燈的控制程序。當接在I0.0上的聲控開關感應到聲音信號后,接在Q0.0上的照明燈可發光30S。如果在這段時間內聲控開關又感應到聲音信號,則時間間隔從頭開始。這樣可確保后一次感應到聲音信號后,燈光可維持30S的照明。
答案:參考梯形圖
)X[NOJDZC)2O3YFO]FTJ%%K
一些任務是間歇性的,但他們需要知道操作的后狀態。這是一種典型的操作。要記住的是,什么構成一個模式?程序是怎樣分配使得它滿足兩個要求?使用ALT指令能處理一種簡單的這個/那個的情況。
這種編程形式在很多情況中可以見到。不過經常地,使用都略有不同。在某一場合中,一臺機器可能被起動;在另一場合中,一個排氣扇可能在循環與排氣間轉換。不同情況下,問題的初始表現并不能讓人想起相同的解決方法。
對于本節的例子黑板擦來說,也是奴此。編程者的初始反應是它與起動一臺機器或改變一個模式不一樣。然而,如果忽略實際應用,只研究對象運行所要求的事件或序列,那么在這些不同的應用中能提取出相似之處。
這個目的不能獨立地達到,因為實際問題確實訪礙某些理想操作的發生。要記住的是,觀察一個問題的方法不止一種,這個非常短小精悍的擦黑板程序就是其中一種方法。
二、RS485串口通訊 第三方設備大部分支持,西門子S7 PLC可以通過選擇自由口通信模式控制串口通信。簡單的情況是只用發送指令(XMT)向打印機或者變頻器等第三方設備發送信息。不管任何情況,都必須通過S7 PLC編寫程序實現。 當選擇了自由口模式,用戶可以通過發送指令(XMT)、接收指令(RCV)、發送中斷、接收中斷來控制通信口的操作。
SIMATIC S7-400 具有不同的通信選項:
組合了多點接口和 DP 主站,集成在所有CPU 中:
用于同時連接編程器/PC、HMI 系統、S7-200 和 S7-300 系統以及其它 S7-400 系統。
附加 PROFIBUS DP 接口,集成在多個 CPU 中,用于經濟實用連接分布式 I/O 系統(例如,ET 200)。
PROFINET CPU 上的集成式 PROFINET 接口,用于連接到分布式 I/O 系統或與其它控制器和 PC 系統通信。
通信處理器,用于連接到 PROFIBUS 總線系統和工業以太網。
通信處理器,用于功能強大的點到點連接。
通過 PROFIBUS DP 進行過程通信
通過 S7-400-CPU 的集成式 PROFIBUS DP接口(可選),可將 SIMATIC S7-400 作為主站連接到 PROFIBUS DP。
以下設備均可作為 PROFIBUS DP 上的主站進行連接:
SIMATIC S7-400(CPU、CP 443-5)
SIMATIC S7-300 (CPU、CP 342-5 DP 或 CP 343-5)
SIMATIC C7(通過配有 PROFIBUS DP 接口的 C7,或通過 PROFIBUS DP CP)
雖然配有 STEP 7 的編程器/PC 或 OP 是總線上的主站,但它們僅使用也部分通過PROFIBUS DP 運行的 PG 和 OP 功能。
以下設備可作為從站連接:
分布式 I/O 設備,例如ET 200
現場設備
SIMATIC S7-200、S7-300
C7-633/P DP、C7-633 DP、C7-634/P DP、C7-634 DP、C7-626 DP
SIMATIC S7-400(僅通過 CP 443-5)
通過多點接口 (MPI) 實現數據通信
多點接口 (MPI) 是集成在 SIMATIC S7-400的 CPU 中的通信接口。
它用于:
編程和參數設置
HMI
建立涉及對等通信伙伴的簡單網絡拓撲
可選擇的連接選項:
MPI 可以實現*多 32 個節點的同時連接:
編程器/PC
HMI 系統
S7-200(作為從站)
S7-300
S7-400
C7
內部通信總線(C 總線);
通過 S7-400 的 C 總線以及 CPU 的 MPI 或 DP 接口,可以尋址帶有 C 總線接口的通信處理器和功能模塊。這樣就可以從編程器直接訪問 C 總線上連接的模塊。通過接口模塊,可將*多 6 個擴展單元連接到 C 總線。
MPI 的性能數據:
*多 32 個 MPI 節點
數據傳輸速率高達 12 Mbps
靈活的安裝選件:
使用性能可靠的組件建立 MPI 通信:PROFIBUS 和“分布式 I/O"產品系列中的總線電纜、總線連接器和 RS 485 中繼器 (12 Mbps)。
可通過組件實現*調整以滿足具體要求。例如,任意兩個 MPI 節點之間*多可以串入 9 個中繼器以連接更大距離。
DP 主站:
也可將 S7-400 的 MPI 配置為 DP 主站。隨后可以連接*多 32 個*傳輸速率為 12 Mbps 的 DP 從站。從而保留編程功能和人機界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