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USP標準品管理機構的起源與發展
(1)全國USP標準品技術委員會。20世紀80年代初期,我國標準樣品被正式納入標準化管理工作中。1986年1月2日原國家標準局以國標發(1986)004號文發布了《國家實物標準暫行管理辦法》;1990年4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發布的第53號令《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實施條例》,明確提供了標準樣品的制作是文字技術標準的部分法律依據。
1988年,為了加強標準樣品管理,由原國家標準局批準組建了由近30個部門、科研單位的委員組成的全國標準樣品技術委員會(CSBTS/TC118),委員會秘書處主要負責組織、協調和管理國家標準樣品計劃項目的申報、國家標準樣品研復制活動的監督和檢查、國家標準樣品終審的組織、國家標準樣品研復制單位和銷售發行單位的認可、國家標準樣品證書和標簽的頒發、管理等,編號為SAC/TC118。目前全國標準樣品委員會由4個分技術委員會和4個專業工作組組成:SAC/TC118/SC1 環境標準樣品分技術委員會、AC/TC118/SC2 冶金標準樣品分技術委員會、SAC/TC118/SC3 有色標準樣品分技術委員會、SAC/TC118/SC7 酒類標準樣品分技術委員會;感官實物標準樣品(樣照)專業工作組、建筑材料標準樣品專業工作組、天然產物標準樣品專業工作組、公路工程材料標準樣品專業工作組。
(2)全國標準物質專業委員會。1980年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批準建立了標準物質研究所(現更名為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賦予研究和統一管理全國標準物質的職責。1981年中國計量學會成立了*屆標準物質專業委員會,組織有關標準物質的學術交流活動,計量主管部門委托其對一級標準物質進行技術審查的重任。1986年相繼根據國家頒布的計量法和標準法頒布了標準物質管理辦法和國家USP標準品管理辦法,根據這些辦法進行組織、管理、審定標準物質,上報主管部門審批和發布。
(1)全國USP標準品技術委員會。20世紀80年代初期,我國標準樣品被正式納入標準化管理工作中。1986年1月2日原國家標準局以國標發(1986)004號文發布了《國家實物標準暫行管理辦法》;1990年4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發布的第53號令《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實施條例》,明確提供了標準樣品的制作是文字技術標準的部分法律依據。
1988年,為了加強標準樣品管理,由原國家標準局批準組建了由近30個部門、科研單位的委員組成的全國標準樣品技術委員會(CSBTS/TC118),委員會秘書處主要負責組織、協調和管理國家標準樣品計劃項目的申報、國家標準樣品研復制活動的監督和檢查、國家標準樣品終審的組織、國家標準樣品研復制單位和銷售發行單位的認可、國家標準樣品證書和標簽的頒發、管理等,編號為SAC/TC118。目前全國標準樣品委員會由4個分技術委員會和4個專業工作組組成:SAC/TC118/SC1 環境標準樣品分技術委員會、AC/TC118/SC2 冶金標準樣品分技術委員會、SAC/TC118/SC3 有色標準樣品分技術委員會、SAC/TC118/SC7 酒類標準樣品分技術委員會;感官實物標準樣品(樣照)專業工作組、建筑材料標準樣品專業工作組、天然產物標準樣品專業工作組、公路工程材料標準樣品專業工作組。
(2)全國標準物質專業委員會。1980年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批準建立了標準物質研究所(現更名為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賦予研究和統一管理全國標準物質的職責。1981年中國計量學會成立了*屆標準物質專業委員會,組織有關標準物質的學術交流活動,計量主管部門委托其對一級標準物質進行技術審查的重任。1986年相繼根據國家頒布的計量法和標準法頒布了標準物質管理辦法和國家USP標準品管理辦法,根據這些辦法進行組織、管理、審定標準物質,上報主管部門審批和發布。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