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ICR小鼠下頜*磨牙牙胚的發(fā)育時序特點,為使用小鼠研究牙齒發(fā)育機制和相關影響因素提供實驗基礎。
方法: 分別取E(胚胎)11.5、E12.5、E13.5、E14.5、E15.5、E16.5、E17.5和E18.5 d的胎鼠和PN(出生后)2 d的新生小鼠的頭部或下頜骨,固定脫鈣包埋后行連續(xù)切片,進行HE染色,在顯微照相系統(tǒng)下進行觀察記錄,分析ICR小鼠磨牙牙胚發(fā)育的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
結果: E11.5 d為牙胚發(fā)育始動,E12.5 d牙胚向蕾狀期過渡,E13.5 d進入蕾狀期,帽狀期為E14.5~E15.5 d,鐘狀期開始于E16.5 d,出生后2 d牙體硬組織開始逐漸形成。
結論: ICR小鼠胚胎11 d至出生后第2天是研究下頜*磨牙牙胚發(fā)育機制的*時機。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