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擊試驗機的發展及工作原理
沖擊試驗自1905年左右問世以來發展很快,已經成為材料性能*的檢查項目,zui初的試驗方法各種各樣,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 夏比鎖形沖擊試驗、夏比V型沖擊試驗和夏比梅氏沖擊試驗得到重視。1968年之前美國都是采用夏比鎖形沖擊試驗方法,但是這種試驗方法有個缺點:由于鎖形缺口過鈍,由此來確定脆性轉變溫度低于結構的脆性斷裂溫度,因此68年以后,在ASTM規范中就改用采用標準夏比V型試樣,所以采用V型式樣和梅氏沖擊試樣的比較多。總體來說歐美采用夏比V型缺口較多,而 俄羅斯則采用夏比梅氏試樣。
我國的沖擊試驗,解放前幾乎沒有,解放以后全面學習蘇聯,直到1963年才出現*個沖擊試驗標準GB229-1963,我們現在是用的的標準是GB/T229-2007《金屬材料夏比擺錘試驗方法》,這個標準也適用于美標和歐標。
沖擊 試驗機的原理就是能量守恒定律,按照擺錘打斷沖擊試樣后損失多少計算沖擊功。但是這種試驗方法天生就有一個缺點,不能像拉伸試驗機那樣直接顯示里和位移的曲線,因為我們測量出來的結果只能是沖擊功,沖擊功是能量單位,他的單位是焦耳,而能量的公式是:
W =FS 即沖擊功=力*位移,所以這兩個變量無論哪一個發生變化都回引起沖擊功的變化,尤其是位移。所以沖擊功這一數值不能直接說明材料的韌性如何,不能描述材料在打擊過程中產生的變化,只能作為一個參考。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發明了儀器化沖擊試驗方法.
沖擊試驗機被沖擊的試樣在受錘沖擊的 瞬間,分為手動擺錘式沖擊試驗機,半自動沖擊試驗機,非金屬沖擊試驗機,數顯半自動沖擊試驗機,微機控制沖擊試驗機。
數顯全自動沖擊試驗機通過高速負荷測量傳感器產生信號,經高速放大器放大后,由A/D快速轉換成數字信號送給計算機進行數據處理,同時通過檢測角位移信號送給計算機進行數據處理,度高。加裝高速角位移監控系統和力檢測傳感器和放大器,經計算機高速采樣,數據處理,可顯示N-T和J-T曲線,數據存盤,數據報告打印等,能瞬時測定和記錄材料在受沖擊過程中的特性曲線,通過更換擺錘和試樣底座,可實現簡支梁和懸臂梁兩種形式的試驗。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