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CC菌種是由布魯氏菌引起的一種嚴重危害動物健康和公共安全的人畜共患病,其主要臨床癥狀為波狀熱、關節炎以及生殖障礙,而且該病往往難以治愈或預后不良,給公共衛生安全和養殖業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布魯氏菌是胞內寄生的革蘭氏陰性菌,其侵入機體后在巨噬細胞內增殖并感染其他實質臟器,正是由于該特點,大多數抗生素類藥物對布魯氏菌病的治療作用十分有限。布魯氏菌沒有菌毛、鞭毛、莢膜等細菌常有的毒力因子,其毒力機制尚不*清楚,但通常認為與其細胞膜的復合組成結構有關。
布魯氏菌的細胞膜主要由膜蛋白、細胞周質間隙、脂多糖和其他小分子結構組成,其中膜蛋白在改變宿主細胞環境、介導機體產生細胞免疫應答和相關抗體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更為重要的是,這些膜蛋白被認為是布魯氏菌與宿主細胞首先作用的組分。
正是由于膜蛋白在ATCC菌種病發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通過蛋白質組學(Proteomic)技術可以為有效的尋找相關毒力因子、篩選不同菌株之間的差異蛋白,以及為實現自然感染和疫苗免疫的鑒別診斷提供新的途徑。本文對蛋白質組學在篩選布魯氏菌毒力因子和鑒別診斷靶點上的相關研究進行簡要闡述,并結合本實驗室前期在蛋白質組學方面的研究成果,為后期相關研究提供借鑒。
Lynestrenol 利奈孕醇標準品 52-76-6 20mg
Isopteropodine 異翅果定堿標準品 5171-37-9 20mg
Amiodarone Related Compound D 胺碘酮相關物質D標準品 51-26-4 20mg
拉莫三嗪相關物質B標準品 50-45-3 20mg
吉非羅齊相關物質A標準品 500904-61-0 20mg
氧雄龍相關物質B標準品 4424-45-7 20mg
阿托伐他汀相關物質A標準品 433289-83-9 20mg
醋丁洛爾相關物質A標準品 40188-45-2 20mg
依法韋侖相關物質C標準品 391860-73-4 20mg
炔雌醇相關物質A標準品 38002-18-5 20mg
多沙唑嗪相關雜質D標準品 3663-80-7 20mg
ATCC菌種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