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臭氣體作為世界七類環(huán)境公害之一,從大氣污染中單獨分離出來,說明其具有自身的特點。
- 易揮發(fā)性:人通過嗅覺器官感覺到臭味物質的存在,是由于氣味物分子或微粒運動到達嗅覺器官的結果。一般來說,蒸氣壓大的物質具有更為強烈的氣味,但也有少數(shù)例外,如香貓酮和混合二甲苯麝香,在Pa(相當于1ppM~0.1ppM)蒸氣壓下也有強烈的氣味。
- 易溶解性:一般氣味大的物質是溶于水和脂肪,能夠滲透嗅覺器官絨毛周圍的水性黏液,然后穿過多脂的絨毛本身而產生嗅覺作用。
- 吸收紅外線能力強:有氣味物質能強烈地吸收紅外線。氣味物質對紅外線的吸收波段可以決定它的氣味。其原理與物質對可見光譜的吸收波段決定該物質的顏色類似,物質對某波段光的吸收是由于物質分子振動與光振動之間相互干擾的結果,氣味物質對某紅外線波段的吸收,也說明了該物質具有相同頻率分子內部振動。但是還沒有充分理由說明為什么氣味物質對紅外線吸收波段的吸收比對紫外光和可見光吸收波段的吸收更為明顯。石蠟油及二硫化碳例外,它們有氣味,但對紅外線基本不吸收。
- 丁鐸爾(Tyndoll)效應:氣味物質,例如丁香酚、黃樟腦等,當測定它們在甘油、石蠟油或水中的溶解度時,發(fā)現(xiàn)在曝光以后,顯示出丁鐸爾效應,也就是當一束紫外光通過溶液時,由于被溶質微粒散射,呈現(xiàn)出乳白色。
- 拉曼(Raman)效應:當一單色光(例如從汞蒸氣燈發(fā)出的綠色光)被一種純物質散射時,散射光的波長總是大于或小于原來單色光的波長,這種效應稱拉曼(Raman)效應,其波長變化的量稱為拉曼位移。比較甲基硫醇、乙基硫醇、丙基硫醇及戊基硫醇的光譜,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都有2567~2580的拉曼位移,它們都有類似的強烈臭味。其他不具有該數(shù)值拉曼位移的物質,沒有硫醇的特殊臭味。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