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德國和中國均希望未來在開發新能源方面能夠更緊密地合作。 因此,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和上海同濟大學正在共同制定進行聯合技術開發的標準方法。 在由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BMBF)和中國政府資助的研究項目MovE2China項目中,德國和中國的工程師將同時進行燃料電池汽車電氣驅動系統的驗證。
汽車制造商通常使用預制子系統生產車輛,這些子系統生產于不同的地方,但開發工作通常在一個地方。IPEK KIT產品開發研究所所長Albert Albers教授表示,根據目標市場的特定要求來開發車輛,對于商品的化是不合適的。MovE2China的研究項目(與中國合作開發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方法)涉及到燃料電池汽車電驅動系統的驗證。開發人員分隔兩地,使得雙方的合作必須采用更新的技術和更快的數據連接方式。
負責德國方面的Matthias Behrendt表示,即使駕駛員在中國,也可以在KIT進行測試。其基礎是IPEK開發的IPEK-XiL(X-in-the-Loop),可用于驗證機電一體化系統。目前,該方法已應用于KIT中心的移動系統,與傳統驗證方法相比,新方法結合了虛擬和物理兩種測試形式。這意味著即使燃料電池電堆安置在KIT的實驗室中,也可以在上海的試駕中進行測量。
在這個研究項目中,德國和中國的目標是發展資源節約型社會。目前,KIT與同濟大學已經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涉及教學等諸多領域。Albert Albers教授自2007年以來一直在德國擔任訪問教授,而上海同濟大學也被認為是中國燃料電池研究的重要中心。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