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體沉淀(酒石酸鹽渾濁)的形成是酒品老化的表現,不能受廣大消費者認可。因此酒石酸的監測非常關鍵。減少瓶裝酒可能產生的沉淀可通過調節酒的PH值來實現。葡萄酒中的鉀濃度范圍為600-2500ppm。盡管酒石酸鉀是可溶性的,但究竟和低溫將降低其溶解性,尤其在酒精發酵過程中,酒石酸鉀溶解度很低,以致呈過飽和和沉淀狀態。
鈣含量在6-165ppm時,將與酒石酸鹽或草酸結合形成晶體沉淀。一般發酵后4至7個月,常出現酒石酸鈣沉淀等變質現象。硫酸鹽、蛋白質、凝膠及多酚物質可與酒石酸鹽結合形成穩定復合物,紅酒中主要是多酚與酒石酸鹽結合,白酒在主要是蛋白質與其結合。由此可以解釋紅酒中色素聚合、強酒石酸鹽消耗力的原因,以延緩沉淀變質。硫酸根可取代白酒中50%的鉀及紅酒中100%的鉀。
葡萄酒中酒石酸的濃度通常在1.5-4.0g/L。將與酒中的總酸或可滴定酸結合,常以酒石酸含量計算。盡管酒石酸為主要酸性物質(高達總酸的60%),其他蘋果酸檸檬酸及一些揮發酸對于總算含量也有重要貢獻。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