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臺濟南電子試驗機是由鄧曰謨教授研制的。戰爭中誕生的中國近代機械工業中國民族資本創辦的企業一直處于帝國主義,境況十分艱難。直到20世紀上半葉,中國的機械工業仍然為落后,主要的機器設備都是依賴進口,機械產品的設計和制造也大都由洋人把持。鄧曰謨就是在這種歷史條件下開始自己在機械工程領域的探索和奮斗的。
1930年,鄧曰謨被聘為北洋大學教授。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規定,凡是工科院校必須建立實驗室。但當時的教學實驗儀器設備幾乎全靠進口,且價格昂貴,如一臺50000磅材料試驗機需花費15000多美元,而政府對學校的撥款為有限。為了克服這個困難,鄧曰謨下決心自己設計、自己制造。1932年至1933年,鄧曰謨依托機械研究社,經過一系列艱苦試驗,成功地設計制造出了材料試驗室、水力實驗室的一系列儀器設備,如油壓試驗機、沖擊試驗機、水泥拉力機、流速計、混流水泵、兩級水泵、水輪機等,除了裝備北洋大學的材料試驗室和水力實驗室外,還供給山東大學、中山大學、河南大學、重慶大學、焦作工學院、河南水利專門學校及其他許多高校的有關實驗室使用。其中50000磅材料試驗機為當時由中國人自己設計和制造的臺材料試驗機,可以進行有關材料機械性能的一系列靜力試驗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