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中添加牛磺酸對紅鰭東方鲀幼魚生長性能、體組成和肝臟中牛磺酸合成關鍵酶活性的影響
郭斌梁萌青徐后國衛育良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
摘要:本試驗旨在研究飼料中添加牛磺酸對紅鰭東方鲀幼魚生長性能、體組成和牛磺酸合成關鍵酶活性的影響。試驗共配制4種等氮等脂的試驗飼料,分別是含60%魚粉的對照1飼料、含45%魚粉的對照2飼料、含30%魚粉且分別添加0.5%和1.0%牛磺酸的2種含牛磺酸飼料。選取健康、初始體重為(17.33±0.55) g的紅鰭東方鲀幼魚,隨機分配到12個養殖桶中,每個養殖桶中投放25尾。將12個養殖桶隨機分為4組,每組3個養殖桶,每組隨機投喂1種試驗飼料,持續投喂56 d。結果顯示:1)各組存活率(SR)無顯著差異(P>0.05);特定生長率(SGR)以1.0%牛磺酸組高,對照2組低,但各組間無顯著差異(P> 0.05);對照1組和0.5%牛磺酸組的飼料效率(FE)顯著高于對照2組(P<0.05),與1.0%牛磺酸組無顯著差異(P>0.05);各組蛋白質沉積率(PPV)、蛋白質效率(PER)、肝體比(HSI)、臟體比(VSI)和肥滿度(CF)均無顯著差異(P>0.05)。2)各組血清和肝臟中谷丙轉氨酶(GPT)和谷草轉氨酶(GOT)活性均無顯著差異(P>0.05)。各組肝臟中半胱氨酸雙加氧酶(CDO)活性均無顯著差異(P>0.05),對照2組肝臟中半胱亞磺酸脫羧酶(CSD)活性顯著高于對照1組、0.5%牛磺酸組和1.0%牛磺酸組(P <0.05)。3)各組魚體水分、粗蛋白質、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無顯著差異(P> 0.05)。綜合來看,飼料中添加0.5%或1.0%的牛磺酸可以減少30%的魚粉用量而不顯著影響紅鰭東方鲀幼魚的生長性能。
基金: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專項(CARS-47-15);
關鍵詞:紅鰭東方鲀幼魚; 牛磺酸; 生長性能; 體組成; 牛磺酸合成關鍵酶;
使用試劑產品:魚半胱氨酸雙加氧酶(cdo)ELISA試劑盒 魚半胱亞磺酸脫羧酶(CSAD)ELISA試劑盒
文獻下載:請聯系客服索取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