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 品:按照純棉織物的染整工藝以及各種異味產生的原由分別制備帶有魚腥味、煤油味、霉味、香水味、芳香烴味的棉織物
儀 器:德國AIRSENSE 電子鼻PEN3
檢驗指標:棉織物的異味
實驗結果:
(1)不同異味樣品雷達圖的形狀各異,因此可以根據雷達圖的形狀對異味的種類進行初步判定。其中除霉味以外,其余四種異味與正常氣味差異巨大,可以僅憑雷達圖形狀判斷有無異味。
(2)在常規實驗條件下,利用PCA法和LDA法的分析結果表明,PEN3電子鼻對棉織物的正常氣味及5種異味具有非常好的區分性。以上實驗結果經過處理可儲存為模版文件,以便對未知樣品進行快速歸類和定性分析。
(3)利用電子鼻檢測系統可以明確判斷純棉織物有無異常氣味存在以及異味的種類。本方法具有自動、簡使、快捷準確的特點,比嗅辨法更加客觀,有可能成為紡織品異常氣味檢測的一種標準方法.但應用電子鼻技術對紡織品進行異味強烈程度的判定以及異味物貢的定量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
研究意義:
嗅辨法是目前國內外紡織品異味檢測的主要方法,即通過有經驗的專業人士仔細嗅聞織物,來判斷是否含有異味以及異味類別。該方法屬于主觀評價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大,且目前國內對氣味檢測人員的訓練和考核尚屬空白檢測結果存在較大誤差川。作為紡織行業新的檢測項目氣味項目檢測的研究或檢驗方法的制定尚在摸索階段。因此開展紡織品異味研究,建立紡織品異味檢測的客觀評價方法,不僅是保證紡織品質量與安全的需要,而且對確保我國紡織品大國地位通行標準有著重要意義。
本文采用PEN3電子鼻對帶有不同異味的棉織物進行鑒別,探索紡織品中異味檢測的方法,為建立系統的紡織品異味的客觀檢測方法及標準奠定基礎。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