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霉素,廣泛存在的一種植物激素。化學結構屬于二萜類酸,由四環骨架衍生而得。
赤霉素都含有赤霉素烷骨架,它的化學結構比較復雜,是雙萜化合物。在高等植物中赤霉素的近前體一般認為是貝殼杉烯。赤霉素的基本結構是赤霉素烷,有4個環。在赤霉素烷上,由于雙鍵、羥基數目和位置不同,形成了各種赤霉素。自由態赤霉素是具19C或20C的一、二或三羧酸。結合態赤霉素多為萄糖苷或葡糖基酯,易溶于水。
1.由菌種培養液通入無菌空氣發酵后提煉精制而得。接種量為終發酵罐液的4%,在溫度為25~30度下,不斷攪拌和通風,攪拌過程中,用十八碳醇做抗沫劑。發酵完畢后,溶液用氫氧化鋇沉淀并過濾。然后在陽離子交換樹脂上,在pH=50時吸附并用NH3或其他堿性緩沖液洗脫,再進行精制處理而得。
2.赤霉素可用發酵方法生產。利用赤霉菌在麩皮、蔗糖和無機鹽等培養基中進行發酵,赤霉菌代謝產生赤霉素,發酵液經溶媒提取、濃縮即得。
3.現都采用發酵法制取。發酵液經過離子交換樹脂 Amberlite XAD-4柱,水洗干凈后,以90%丙酮的水溶液洗脫,收集洗脫液并且濃縮干燥,成品中赤霉酸含量90%以上。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