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STEIMEL油泵SF6-180RD*銷售
德國Steimel公司主要生產泵與離心機。 擺線馬達裝置泵(GMB)系列 用于輸送帶有一定潤滑性而且含有部分固體顆粒的液體介質。 潤滑供給泵(SF)系列 用于輸送的介質有一點潤滑性,不含任何固體顆粒的化學產品。 潤滑供給泵(TF)系列 用于輸送所有有一點潤滑性不含任何固體顆粒的介質。 供給泵(T)系列 用于幾乎所有種類的可用泵抽吸的介質。 轉子泵(PK)系列 用于輕輕輸送所有類型的物質,從低顆度到高顆度和糊狀的介質。 電動機水和冷卻水泵(K)系列 與世界的柴油機和海運電動機制造商有著十多年的合作關系,用于輸送冷卻水(鹽水、海水)和電動水。
德國STEIMEL油泵SF6-180RD*銷售
技術說明
4.1一般說明
齒輪泵是一種***常見的容積式回轉泵。它結構簡單,因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同時還由于漸開線齒合技術的高度發展,使得人們有可能以很高的精度大批量地系列生產這種泵。絕大多數齒輪泵都有直線齒合的正齒輪。 為了使齒輪泵的運行更為平靜,有些型號的齒輪泵采用了斜線齒合的正齒輪或人字齒輪。
4.2結構和工作原理
根據齒輪泵的各種不同的使用領域,人們開發出了各種不同規格的齒輪泵。除了用于輸送中等粘度到粘滯介質的低壓齒輪泵外,絕大多數齒輪泵都采用了大容積低轉速的工作方法。 如果要輸送粘度低的介質,則使用高轉速的小型齒輪泵更為經濟。外齒輪泵是通過相互齒合的齒輪齒來進行工作的。 齒輪泵里面被分為抽吸室和壓力室。
傳動齒輪/主動齒輪帶動對應的齒輪/被動齒輪,在齒輪齒的相互齒合過程中會在齒的背面釋放出齒縫。 在齒輪的轉動過程中,由于齒輪的四周都被泵殼或其它的中間部件包圍著,這樣就產生了負壓,被輸送的介質在負壓的作用下被沿著齒輪的外圓周送到了泵的壓力側。 通過相對轉動的齒輪的空室將介質擠壓到壓力管道中。 泵所產生的輸送壓力會根據不同的阻力情況,在壓力管道里形成一個和輸送流相對應的壓力。 所產生的阻力主要來源于和管道以及各種不同的部件和設備所產生的摩擦。
隨著輸送壓力的增加,功率的消耗也隨之增加。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允許在封閉的抽吸或壓力管道里使用泵!4.3結構
4.3.1泵殼
泵殼將齒輪包裹在其中,在大多數情況下,泵上都裝備有用于和管道進行連接的抽吸接頭和壓力接頭。
根據型號的不同,它還可以包括一個限壓閥,以及一個由傳動軸和從動軸軸承組成的側面。如果是盤式規格或是板式規格,則齒輪通常由一個所謂的中間件包裹著。這個中間件的形狀是一個板子的形狀,它的厚度大約相當于齒輪的長度。軸的軸承安裝在傳動側端蓋和對面的端蓋上。軸密封裝置安裝在傳動側端蓋里或安裝在一個機殼里。
4.3.2齒輪
齒輪有一個漸開線齒合裝置。 在絕大多數輸送泵里使用的是直線齒合的正齒輪。 在快速運轉的低壓潤滑泵里,為了使泵能安靜地運行通常使用斜線齒合的正齒輪。 齒輪體有一部分是通過擠壓配合的方式連接在軸上的,也有的齒輪是通過棱鍵固定在軸上的。 軸和作為主動齒輪的齒輪有許多不同的組合方式。 材質,表面的淬火處理,耐磨層,以及齒輪的質量是根據客戶的要求決定的。
4.3.3軸、軸承和潤滑
泵的軸是安裝在滑動軸承套里的。 軸承位置必須用介質進行足夠的潤滑!
必須始終使泵和液體接觸,嚴禁讓泵干運行! 滑動面的運行間隙應該以始終能形成一層足夠的潤滑膜為準。
為了能使泵達到一個有利的容積效率,所輸送的介質粘度越低,則間隙就必須越小。 但是,這就要對輸送介質的純凈度有更高的要求,以便能使泵安全運行并能延長泵的使用壽命。
4.3.4軸密封裝置
如果所采用的是填料式密封(P),則必須在運行時稍微往密封裝置滴油,以便能將摩擦所產生的熱量傳導出去。 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將泄露出來的油收集起來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排放。
如果采用的是滑動環式密封 (G),則只會產生很少量的或者幾乎觀察不到的(蒸汽形態)的泄露損失。 這種密封是免維護的。
如果采用徑向軸密封裝置 (R),同樣不需要對該密封裝置進行維護。
如果采用的是復式密封裝置,如 GG 或 GR 密封裝置,則被擠壓出來的液體通常被用來對后面的那一個密封裝置進行潤滑和冷卻。 這種組合式的密封裝置常被用來作為介質的空氣阻隔裝置,以免空氣中的氧和介質發生人們所不希望發生的反應。
4.3.5傳動裝置
必須通過柔性的聯軸節來對泵進行傳動,以便使其不會產生震動。傳動軸上決不能承受來自徑向方向和軸向方向上的力!
對于三角皮帶、鏈條、傳動齒輪或其它類似裝置可能給軸頸造成的徑向負載,通常是通過一個附加安裝在泵里面或外面的徑向軸承來承擔的。 為了便于對這種軸承進行設計,客戶在訂貨時請提供相關的參數。
4.4配件
4.4.1限壓閥
為了對泵進行過載保護,使其不至于受到偶爾發生的,短時間的和由非正常工作情況所造成的過載的影響,在泵的里面或上面裝有一個限壓閥或一個旁路閥。這個閥的作用是將輸送介質從壓力側送回抽吸側。 如果過載的時間過長,有可能造成介質迅速發熱。這除了會使介質發生人們所不希望的特性改變,還會影響泵的正常運行。 如壓力很高并且有可能造成較長時間的過載,我們建議在旁通回路中使用過流閥并將介質送回到儲存罐里。只有在事先征得泵制造商的同意,才可以改變限壓閥的調整情況!閥門極限壓力比其正常開啟壓力高 20-30%。
4.4.2加熱和冷卻裝置
TM 系列型號的泵的機殼是雙層的,或者帶有相應的通道,以便能使用液體或氣態的介質對其進行加熱或冷卻。 裝在泵里面的溫度傳感器的作用是對溫度進行監控,并防止傳動馬達意外接通。TE型號的泵是通過電加熱管進行加熱的。 通過一個鉗式電流調節器或一個安全溫度限制器,可以對溫度進行無級調節。
供給泵(T)系列 用于幾乎所有種類的可用泵抽吸的介質。轉子泵(PK)系列 用于輕輕輸送所有類型的物質,從低顆度到高顆度和糊狀的介質。電動機水和冷卻水泵(K)系列 與世界的柴油機和海運電動機制造商有著十多年的合作關系,用于輸送冷卻水(鹽水、海水)和電動水。STEIMEL - 德國 STEIMEL離心泵專業研發生產離心泵
產品型號:
Steimel供給泵: T 0/36, T 1/60, T 3/80, T 4/95, T 6/80, T 8/100, T 10/120, T 11/240,
Steimel潤滑供給泵:TF 4/70, TF 4/95, TF 6/80, TF 6/110, TF 8/100, TF 8/120, TF 8/170, TF 10/160, TF 4/70,TF 6/80, TF 8/100, TF 10/120, TF 10/160
Steimel潤滑供給泵:SF 2/2, SF 2/3, SF 2/4, SF 8/300, SF 8/350, SF 8/450Steimel機組泵:GMB2D-8R, GMB2D-16R, GMB2D-24R, GMB2D-32R
Steimel轉子泵:PK 45/15, PK 58/25, PK 84/50, PK 115/100, PK 175/60
Steimel轉片供給泵:SKK 3-0060, SKK 3-0105, SKK 4-0250, SKK 4-0500, SKK 5-0850, SKK 5-1700
Steimel離心機:POLAR C30,;POLAR C3, POLAR C4,POLAR C5, POLAR C6, POLAR F4, POLAR F5, POLAR FK6,
POLAR C4Z, POLAR K40K, POLAR K41, POLAR E7, POLAR ZST7
Steimel泵系列,供給泵: T系列, TM系列,TE系列,TA/TMA系列,TAZ/TMAZ系列供給泵: T系列, TM系列,TE系列,TA/TMA系列
TAZ/TMAZ系列供給泵T系列幾乎適用所有介質;潤滑供給泵TF系列:特別適合所有有點潤滑性但不含任何固體顆粒的介質;潤滑供給泵SF系列:特別適合抽吸所有有點潤滑性,化學性質兼容,不含任何固體顆粒的介質;離心機POLAR C系列,POLAR F系列
POLAR FK系列:用來去油,甩干,漂洗,表面熱處理和防塵;Steimel PERMOLEX-POLAR離心機:用來回收切屑與研泥過程的冷卻劑;
Steimel HYDRO-POLAR離心機:
自動充電離心機;供給泵T系列幾乎適用所有介質;潤滑供給泵TF系列:特別適合所有有點潤滑性但不含任何固體顆粒的介質;潤滑供給泵SF系列:特別適合抽吸所有有點潤滑性,化學性質兼容,不含任何固體顆粒的介質;機組泵GMB系列:這款泵適合抽吸所有有點潤滑但不含任何固體雜質的液體介質;轉片泵PK系列:用來傳輸所有粘性物質,從液體狀到高粘度和糊狀粘性物質;轉片供給泵SKK系列:這款泵是steimel的創新,用于傳輸從液狀到高粘度與糊狀的粘性物質;STEIMEL - 德國 STEIMEL離心泵專業研發生產離心泵
離心泵K系列:
在過去幾十年里,與內燃引擎與海洋內燃引擎生產商合作,研發生產的離心泵是為抽吸冷卻水(海水與半咸水)和引擎水專門設計的。離心機POLAR C系列,POLAR F系列,POLAR FK系列:用來去油,甩干,漂洗,表面熱處理和防塵;STEIMEL - 德國 STEIMEL離心泵專業研發生產離心泵
德國STEIMEL油泵SF6-180RD*銷售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