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監測腸道炎癥的指標中有Crohn’s Disease Activity Index、Havey Bradshow Index和血清學指標,Crohn’s Disease Activity Index和Havey Bradshow Index已經過嚴格地驗證并且目前應用于臨床中,但是它們的使用很麻煩且主觀因素依賴較多。
臨床上被廣泛應用于疾病的活動性評價的血清學指標包括C反應蛋白(CRP)、全血計數(FBC)、血小板計數、白細胞計數和紅細胞沉降率(ESR),但這些全身指標對腸道感染的敏感性及特異性較差,甚至無法區分IBD和腸易激綜合征(IBS)。
結腸鏡檢查可能是診斷和評估IBD的金標準,但其具有侵入性、費時且在檢查過程中有發生并發癥的風險。
而糞便鈣衛蛋白比血清學指標ESR和CRP更敏感和特異,且作為一種方便無創的檢查方法,可以彌補內鏡檢查痛苦大、價格高、不宜反復檢查的不足。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糞便鈣衛蛋白
鈣衛蛋白是一個豐富的鈣結合蛋白,屬于S100家族,主要分布于中性粒細胞,少量來源于單核細胞和反應性巨噬細胞,鈣衛蛋白占5%的總蛋白以及60%的中性粒細胞的胞漿蛋白。它具有抗菌及抗真菌特點,而且血漿鈣衛蛋白在炎癥及感染時可有5~40倍的增高。
在1992年Roseth等發明了從糞便中分離、定量鈣衛蛋白的方法。鈣衛蛋白是一個相當穩定的蛋白,隨著鈣的出現而出現,在糞便中不易被酶降解。糞便標本可以在常溫中保存5天而沒有明顯的蛋白質丟失,從而使其可能成為一個方便的腸道炎癥監測指標。
《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曾發表過一項研究,將臨床中常用的反應炎癥程度的CRP與糞鈣蛋白在IBD患者的檢測中相對比,結果發現在IBD患者的活動期,CRP和鈣衛蛋白均隨著疾病的進展而升高;但是在患者使用了激素等藥物治療后,CRP出現了下降,與內鏡下表現及臨床表現并不一致。
因此CRP不能準確反映治療過程中的黏膜的病變程度,而鈣衛蛋白則體現了黏膜的病變程度,在炎癥性腸病的治療中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英國國家健康與護理研究所(NICE)也推薦將鈣衛蛋白檢查用于近期新發下消化道癥狀的成年人(在不懷疑該患者有癌癥的情況下,具體可以結合患者年齡綜合考慮)和兒童中。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